-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旱情持续,截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乡索本底等5个自然村近200户人家只能靠本地接近干枯的山泉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11月4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雪红色预警信号。这是北京自有预警制度以来首个暴雪红色预警。目前全市降水量平均值达到55.6毫米,最大降水量为99.6毫米,达到北京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半年”最大值。持续时间超过40小时 ;绪 论 ;0.1 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大气:包围着地球的整个空气层
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等)和天气现象(如云、雾等)的综合。
气候:某地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下所
产生的天气综合。
区别:时间尺度:天气短,气候长 天气变化多端,气候比较稳定少变 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而天气不明显
联系:气候以天气为基础,是天气的综合;天气是以气候不同为背景
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0.3 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研究方法 ;1. 萌芽时期 :十六世纪中叶以前
感性认识和经验形成阶段,萌芽时期我国和希腊是露过锋芒的,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我国发展:殷商的“卜旬”、涉及物候的典籍、汉唐观测天气的仪器;
国外发展:希腊亚里斯多德著《气象学》。
2. 发展初期: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
气象观测阶段:温度表(伽利略)、气压表(托里拆利)
主要研究成果:关于海平面上风压关系定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流的若干现象解释等 ;3. 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以来
早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
气象学方面:锋面学说、长波理论、降雨学说
气候学方面:气候型、气候分类法
近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电子计算机和新技术,如雷达、激光和人造卫星等的使用
气象学方面:大规模观测试验、数值模拟试验;气候学的科学革命
我国气象学、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1928年在南京北极阁建立气象台)。 ;卫星云图;第1章 大气的成分、状态与结构;1.1 大气的成分(干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和污染物质);; ④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大气保温效应)
⑤ 臭氧(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图各高度上氧和氮的组成比例
;2. 水汽(唯一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 气象小常识:PM 2.5;1.2 大气的垂直结构(按热力结构分层);1.2.1 对流层(0~12km);1.2.2 平流层(12~55km);1.2.3 中间层(55~80km);1.2.4 暖层(80~800km);1.2.5 散逸层(暖层以上);大气
分层;按磁特性分层:中性层、电离层、磁层
按化学成分分层:均质层,非均质层
;第2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2.1辐射的基本知识;2.2 太阳辐射;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表示,单位为W/m2。
太阳常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依据太阳黑子的活动变化,他所影响到的是气候的长期变化,而不是短期的天气变化。;2.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1.散射的本质
2.散射的分类;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反射作用是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把投射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阳伞效应;2.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1、直接辐射: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
(1)太阳高度角(h):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 夹角;h不同,
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也就不同。
;h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 积就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小;h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越厚;不同太阳高度角时的大气质量数;(2)大气透明度;直接辐射有明显的年变化、日变化和随纬度的变化。
主要由 h 决定:
随纬度的变化:低纬地区一年四季 h 都很大,地表得到的直接辐射比中、高纬地区大得多。;日变化:日出、日落时,h最小,直接辐射最弱;中午,h最大,直接辐射最强。
年变化:夏季最强,冬季最弱。;2、散射辐射:太阳高度角、 大气透明度;3、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第三节 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逆辐射与温室效应;;;;地面有效辐射;第四节 辐射差额;56;57;58;59;60;61;62;63;第五节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6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道癌个案护理.pptx
- 提高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侯).pptx
- 居家养老:平台架构及运营解决方案.pptx
- 与脊柱相关的肌肉和筋膜.pptx
- 肾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pptx
- 图形联想创意.pptx
- 脊髓损伤截瘫平面的评估.pptx
- 透射电镜原理.pptx
- 前列腺的MR检查.pptx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4293.pptx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