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吴鹏 魏晨 案例4 某研究者欲研究A、B两个菌种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激活作用,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常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方法,获得三组的吞噬指数,试比较三组吞噬指数有无差别? 表10-5 不同菌种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 1.50 1.80 1.80 2.00 2.30 2.30 2.40 2.40 2.40 2.40 2.50 2.50 2.60 2.60 2.60 2.70 2.70 3.10 3.10 1.80 1.80 2.20 2.20 2.20 2.20 2.30 2.30 2.30 2.66 2.66 2.68 2.68 2.70 2.80 2.80 3.00 3.10 3.10 3.10 3.10 3.20 4.30 4.30 1.30 1.40 1.50 1.50 1.60 1.60 1.70 1.70 1.70 1.70 1.70 2.10 2.30 2.30 2.30 2.40 2.40 B菌组(3) A菌组(2) 对照组(1) 分析: 1.本题资料类型为定量资料 2.实验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 因此初步解题方法有两种: 方法 方差分析 非参符号秩和检验 两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方差分析: (1)各个样本均来自正态分布; (2)各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3) 各总体方差相等。 因此,方差分析也可以说是检验几个样本的总体 (具有相同方差的正态总体)均数是否相等的问题 非参符号秩和检验: (1)样本来自的总体分布形式未知。 (2)不能或未加精确测量的资料,如等级 资料。 (3)某些分组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是不确定值的。 (4)参数检验条件得不到满足的: 如非正态检验资料样本例数较少 分布类型显示不清的资料以及不能进行数据 转换的资料。 数据分析: 正态性检验: 一 图示法 (1)P-P图法:根据变量的累积比例与指定分布的 累积比例之间的关系所绘制的图形。通过P-P图可以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指定的分布。当数据符合指定分布时,P-P图中各点近似呈一条直线。如果P-P图中各点不呈直线,但有一定规律,可以对变量数据进行转换,使转换后的数据更接近指定分布。 ( 2 ) Q-Q图法:用变量数据分布的分位数与所指定分布的分位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进行检验的。 二 统计检验法: 1.W检验和D检验 两种方法的检验假设为: H0:样本来自正态分布 H1:样本不来自正态总体由于两种 方法的计算公式繁琐,一般用SAS或SPSS统计软件处理, 当P0.05,则不拒绝H0,P≤0.05,则拒绝H0 注意 SAS规定,当样本含量≤200时,以 W检验结果为 准,否则以D检验结果为准 2.矩法检验 又分为偏度检验和峰度检验,两种检验方法 都是P0.05不拒绝H0,P≤0.05时,拒绝H0.一般认为两 种检验方法均为P0.05时 才能认为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 对原始数据做对数转换再次进行正态性检验 对数转换后的正态性检验显示对照组依然不服从正态性 数据结果分析:由正态性检验统计量以及各组的分布直方图显示对照组与A菌组吞噬指数不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 此题需用非参符号秩和检验求证。 Kruskal-Wallis H检验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三组吞噬指数的总体中位数相等 H1:三组吞噬指数的总体中位数不全相等 检验水准 α=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H (1)编秩并求各组秩和:将三组数据有小到大统一编 秩,遇相同数据在同一组内可顺次编秩,相同数据出现 在不同组时,则必须求平均秩次.秩次见下表. 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4 14.5 14.5 17 26.5 26.5 33.5 33.5 33.5 33.5 37 38 39 40 41 47 47 54.5 54.5 635 1.50 1.80 1.80 2.00 2.30 2.30 2.40 2.40 2.40 2.40 2.50 2.50 2.60 2.60 2.60 2.70 2.70 3.10 3.10 14.5 14.5 19 20 21 22 26.5 26.5 26.5 42 43 44 45 47 49 50 51 54.5 54.5 54.5 54.5 58 59 60 956.5 1.80 1.80 2.20 2.20 2.20 2.20 2.30 2.30 2.30 2.66 2.66 2.68 2.68 2.70 2.80 2.80 3.00 3.10 3.10 3.10 3.10 3.20 4.30 4.30 1 2 4 4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