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碳政策纲领暨具体行动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目 錄 壹、緣起 貳、辦理情形 叁、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節能減碳行動方案(草案) 肆、未來運作機制 伍、結語 壹、緣起 貳、辦理情形 肆、未來運作機制 伍、結語 * 行政院第3108次會議 97年9月4日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節能減碳行動方案 (第一期4年(2009-2012)中期計畫及2009年度計畫) 背景:國際減量策略及高油價帶動節能減碳壓力 ◎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各先進國家紛紛依國際承諾,積極展開國家減量策略。 ◎2008年7月G8會議,達成2050年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半之共識。 ◎我國2006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國際排名第22,國際減碳共識,已對我國產生潛在壓力。 ◎未來國際若要求開發中國家或新興工業國家,亦應分擔減量責任,提出減量行動,我國將難排除在外,應預作因應。 ◎近年國際油價飆漲,高油價已成長期趨勢,能源效率成為產業競爭力指標。 院長指示(97年7月3日第3099次院會): 「節能減碳是否能夠落實,對臺灣永續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如果現在不做,以後所面臨的挑戰及壓力將更為嚴峻 」。 節能: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 減碳: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我國節能減碳之目標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97.6.18蔡政務委員邀集經建會、經濟部及環保署,就「永 續能源政策綱領」內容擴增,進行初步分工。 97.8.18蔡政務委員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確認細部行動計 畫內容與經費。各部會依決議提修正內容送經 建會彙辦。8.28全案內容確定。 97.6.30蔡政務委員邀集經建會、經濟部、環保署、交通 部、內政部等15部會召開研商會議: 以「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為基礎,擴增涵蓋產業、能源、運輸、 住商等部門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節能減碳行動方案」。 由相關部會研提4年中期計畫及年度行動計畫。 叁、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節能減碳行動方案(草案) 一、策略架構 二、行動計畫 三、2009年度預估經費 節能減碳社會 一、策略架構 生活 產業 運輸 環境 能源 建構完整法規基礎與相關配套機制 節能減碳行動方案 改造能源結構 提升發電效率 提升用能效率 發展綠色產業 建構便捷運網 人本交通環境 邁向低碳城市 推廣節能照明 全民減碳運動 廢棄回收利用 (一)擬定第一期4年(2009~2012) 中期計畫: 會同經濟部、環保署、內政部、交通部等15部會 共同研提167項中程計畫。 (二)於中期計畫之下,擬定年度計畫: 首先擬定2009年度執行工作項目(共312項), 並編列年度預算,據以執行。 二、行動方案內容 能源 改造能源結構、提升發電效率 共計34項中期計畫 (一) 4年中期計畫重點項目 建立再生能源電能之收購獎勵方式,鼓勵民間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推動設置水力、風力發電設備並推廣太陽能、生質能與其他再生能源之發電與應用。 鼓勵使用低碳天然氣、擴充LNG接收站及輸儲設備。 提高核一、二、三廠發電功率。 要求新建、更新或擴建電廠依最佳可行發電轉換效率設計。 改善電網結構、降低輸電線路損失。 研議汽電共生收購價格誘因機制、改善其發電效率。 推動淨煤計畫與碳捕捉與封存研究及示範計畫。 促進能源價格合理化、研議電價合理化方案。 產業 提升用能效率、開創綠色產業 共計21項中期計畫 推動製造業逐年降低排放密集度2%,朝向低碳發展與結構調整。 訂定耗能設備能源使用效率標準。 規範重大投資案與進駐產業園區廠商採能源使用效率最佳製程審查機制 推動既有工業區產業生態化並建構產業網絡與資源循環利用鏈結體系。 規劃產業節能減碳誘因與實質獎勵機制。 規劃開發替代材料與技術之應用。 推動節能減碳新興產業與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發展。 補助中小企業節能減碳創新技術研發計畫、提供購置節能設備融資保證 推動太陽光電旗艦計畫。 鼓勵再生能源及節能減碳等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 運輸 建構便捷運網、人本交通環境 共計36項中期計畫 建構「智慧型運輸系統」:建置高快速公路整體網交通管理系統、都市智慧交控系統、路人資訊建置與應用計畫。 建構便捷大眾運輸網,推動臺鐵捷運化與建置台北與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 推動公車動態資訊系統與大眾運輸IC票證整合。 規劃公車捷運系統(BRT)。 建立都市人本交通環境與建設「綠色交通網」 。   鼓勵使用電動機車、計程車全面瓦斯化、加強車輛節能創新技術研發。 分期提高汽機車能源效率標準。 修正市區道路照明標準,研擬公路照明標準設計規範。 環境 邁向低碳城市、推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