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感觉下.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三感觉下.ppt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三)温度觉(冷觉、温觉) 适宜刺激: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温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 冷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 刺激温度等于生理零度,不产生温度觉。 身体的不同部位,生理零度不同,因而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 (四)痛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一)嗅觉 1.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2.嗅觉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3.嗅觉难以分类: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 示各种嗅觉。 4.嗅觉产生:有气味的物质分子刺激鼻腔上膜的嗅细胞,使嗅细胞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经嗅束传至大脑中央后回产生嗅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二)味觉 1.适宜刺激:溶于水的、有味道的化学物质。 2.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3.味觉分类 (1)基本味觉:甜、苦、酸、咸四种,在舌面部位不同. (2)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四种味道混合,并保留原来味道,不是新味道。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三、内部感觉 (一)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肌肉的紧张程度 动觉感受器在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关节中 动觉的作用:随意运动、识别物体 (二)平衡觉衡觉(静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觉的感受器: 内耳的前庭器官 当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刺激前庭器官产生平衡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三、内部感觉 (三)内脏感觉(黑暗感觉) 定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特点: 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 当内脏器官正常工作时,内脏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着,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弱、少,因而不能意识到; 只有在内脏器官发生功能异常或病理改变时,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人类感觉的基本特征 种类 感觉器官 感受器 适宜刺激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种 类 感受器 感觉器官 适宜刺激 外 部 感 觉 视觉 锥体细胞 杆体细胞 眼 光波 听觉 毛细胞 耳 声波 嗅觉 嗅细胞 鼻 挥发性物质 味觉 味蕾 舌 溶解于水、唾液和脂类的化学物质 皮肤觉 毛发的篮状末梢和游离神经末梢、迈斯纳氏触觉小体、巴西尼氏环层小体、罗佛尼氏小体和克劳斯氏球 皮肤 机械性和温度性刺激物 内 部 感 觉 运动觉 肌梭、肌腱和关节小体 肌肉组织、肌腱和韧带和关节 骨骼肌运动、身体四肢位置状态 平衡觉 内耳前庭器官中的纤毛 半规管、前庭 头部运动的速率和方向 机体觉 内脏器官及组织深处的神经末梢 内脏器官 机体内部各器官的运动和变化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频率须在16~20000 Hz之间才能形成可闻声 声波的物理性质:频率、振幅和波形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根据发声体的振动是否有周期性:乐音、噪音 第三节 听觉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听觉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 第三节 听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廓收集的 通过 引起 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的 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传到 ,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声音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第三节 听觉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一)音调 1.频率理论 2.共鸣理论 3.行波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 (一)频率理论 人物:物理学家,罗.费尔 观点:内耳的耳蜗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评价: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耳蜗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频率低的声音 镫骨振动的次数较少 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少 频率高的声音 镫骨振动的次数较多 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多 人物:赫尔姆霍茨 观点:由于耳蜗基底膜的神经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不足:20000:20=1000:1,而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之比仅为10:1,不对应。 (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