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ppt

肝肾阴虚:“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肾病变常 互相影响,肾阴不足常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亦会使 肾阴亏虚,阴虚则阳亢,阳亢于上,蒙蔽耳窍而致耳 鸣耳聋、耳眩晕。 四、脾虚湿困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耳失濡养而致耳鸣耳聋、耳眩晕。 脾虚湿困: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困于脾 ,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浊滞留于耳窍而致耳内流脓,耳部肌肤湿烂、耳鸣耳聋、耳眩晕。 五、气血瘀阻 耳病日久,邪毒滞留,经脉痞塞,气血瘀阻,或外伤、创伤、而致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或血溢脉外,导致耳外伤、耳闭、耳鸣耳聋、眩晕。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三节 耳病的中医辨证要点 (西医:耳的症状学) 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耳病常见的几个主要症状分述如下:(辨病与辨证) 1.?? 辨耳痛 耳痛:多为炎症性疾病,余为牵涉性痛或反射性痛 初起:风热 耳病已久,耳内微痛不适-多见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 耳内深部痛剧,呈跳痛或钻痛-肝胆火炽,湿热壅盛酿脓。 耳痛加剧,耳脓骤然增多或减少,头痛剧-火毒内攻,邪犯心包。 耳痛牵引耳壳或压迫耳屏时痛更甚-火热邪毒上攻耳道。 2.?? 辨耳脓 (耳溢液) 耳漏:或称耳溢液。浆液性、粘液性、脓性、水样、血性等。炎症、创伤、肿瘤等皆可引起。炎症为多。 新病脓液稠黄-肝胆火热上蒸 久病脓液清稀,量多-脾虚有湿 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臭味-肾元亏虚,邪毒停滞。 ?? 3.辨耳鸣耳聋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有响声,但其体外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 响声如蝉鸣、钟鸣、雷鸣等,从其音响的声调来说有高调与低调之分。有的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扰人不安,工作和生活皆可受影响。 病因: 耳鸣爆发,声音大,听力下降-肝胆之火上逆。或痰火郁结,上扰清窍。 耳鸣渐发,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耗。 耳鸣如蝉-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 耳鸣如潮声、风声-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窍。 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听而不清,有全然听不到音。 暴聋 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盯聍堵塞。 渐聋 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年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4.辨眩晕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感自身或外界景物发生运动。 眩晕伴头重、耳痛胀闷、口苦咽干,多属肝阳上亢之证。 眩晕伴头重,头胀,低调耳鸣,胸闷,倦怠-痰湿壅阻之证 经常头晕,耳鸣听力差,遇劳或体位改变突发眩晕,多属气血不足,脾气虚损。 常眩晕,眼前黑花,并有高调耳鸣听力下降,腰膝酸软-肾精亏损之证。 5.辨鼓膜异常 鼓膜的形态、色泽变化及鼓膜穿孔的位置分析。 鼓膜形态、色泽:微红、鲜红、橘黄、外突、凹陷、增厚、混浊、萎缩等。 鼓膜穿孔:穿孔大小、位置、新旧。 第四节 耳病的中医治疗概要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三、针灸疗法 四、按摩导引 内治法 1.祛风法: (1)因于风寒侵耳者,宜祛风散寒,常用方如三拗汤、荆防败毒散; (2)因于风热犯耳者,宜祛风散热,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 耳痒者多属于风,宜祛风止痒,常用方如消风散、四物消风饮; 2.清热法 包括清热解毒法和清热利湿法。 清热解毒法用于邪毒传里,里热壅盛之耳症如耳疮、耳痛流脓黄稠等。 清热利湿法用于肝胆湿热或脾经湿热熏耳者,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 3.和解法 用于邪在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耳病,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如柴胡、黄芩、青蒿、等。 4.祛痰法: (1)因于痰热扰耳者,宜清热化痰,常用方如清气化痰丸或加味二陈汤;药物如黄芩、胆南星、竹茹、瓜蒌、贝母、半夏等。 (2)因于痰浊聚耳者,宜燥湿除痰,常用方如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如白术、党参、陈皮、泽泻、半夏、茯苓等。 5.活血祛瘀法 用于血瘀耳窍证,常用方如通气散加味、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等;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葛根、柴胡、香附、石菖蒲、路路通之类。 6.补益法: (1)脾虚气弱者宜益气健脾,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气血不足或心脾两亏者,宜益气养血,常用方如八珍汤、归脾汤; (2)肾虚精血不足者,宜补肾填精,常用方如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知柏地黄汤; (3)肾阳亏虚者,宜温肾壮阳,常用方如附桂八味丸、补骨脂丸; 7.通窍法(行气通窍法) 用于邪闭耳窍证,常用方如通气散;药物如香附、川芎、柴胡、石菖蒲、霍香、路路通等。 8.排脓法: 促使脓汁排泄。 (1)用于疮痈、脓耳初期或已成脓者,多配合清热解毒法,常用方如仙方活命饮; (2)正虚毒恋者,流脓日久不愈者,宜托毒外出,常用方如托里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