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葡萄酒牛市将终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葡萄酒牛市将终结? ?????? 自2001年来,国际 葡萄酒价格迅速上涨,10年间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佳酿100指数从93.49涨去了358.19,涨幅几近三倍。推动葡萄酒价格强劲上涨的动力是什么?葡萄酒市场会出现逆转吗?逆转之后的价值支撑线又在何方?继葡萄酒以近四成的涨幅超过黄金、石油、精铜而成为2010年的投资明星后,这些问题,已越发急迫地摆在了爱。 ????? “商品牛市”:也包括葡萄酒 ?   2001年,当科股泡沫留下的满地鸡毛还未收拾干净,世贸大厦又在被劫航班的撞击下化为废墟,但是一条颇具耸动性的预言却从华尔街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正在重演,商品、原材料价格即将进入至少长达十年的大牛市。 ?   十年过去,衡量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国际商品研究所(CRB)指数已经从2001年的181上升至2011年的691,年化收益率接近14%。与此同时,国际优质葡萄酒的年平均涨幅则达到16%,令滞胀下举步维艰的全球股指相形见绌。 ?   造成葡萄酒价格如此突飞猛进的原因,除了国际知名酒庄生产的佳酿十分有限且珍贵外,互联网电子盘的建立亦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由于酒庄、贸易商和消费者都有了集合竞价、撮合成交的网络平台,这就使得期 酒交易的门槛被大大降低。 ?   不过,对葡萄酒价格影响最大的仍然要数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一方面,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脱离了金本位约束的美元实际上成为了全球货币流动性的主要供给方,而美联储在科股泡沫破灭及金融海啸后维持的低利率、高扩张政策就为全球性通货膨胀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弹药”。在其影响下,国际粮价叠创新高,作为“财富最后卫兵”的黄金更是站上了1500美元一盎司的创纪录高度,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市场容量有限的优质葡萄酒价格会在这十年里节节高攀了。 ?   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也令国际葡萄酒商找到了新的市场。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数据显示,2010年该所超过40%的成交量由中国 进口酒商带来,这也验证了屡见报端的“浙江、广东商人囤积洋酒,待价而沽”。 ?   只不过,这种超乎寻常的“葡萄酒繁荣”还有多久?尤其是在全球葡萄酒市场处于“总供给过剩”的情况下——2007年世界葡萄酒总产量为266亿升,其中仅有249亿升被消费,供大于求17亿升,折合价值相当于2亿美元。 ?   二次金融海啸:逆转的关口? ?   2011年2月1日,时隔两年半之后,全球经济的风向标——道琼斯(Dow Jones)工业指数再度站上12000点,而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也纷纷递上亮丽报表:2010年,中国GDP增长10.3%,欧元区企业信心指数连续15个月改善,美国失业率下降至9%……但,这是经济复苏的开始?抑或是两轮经济危机之间的喘息? ?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深刻地指出: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只有两个——要么是科学技术(即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高,要么是市场的扩大带来了创富领域的扩大。 ?   从1981年带有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投入市场,到2000年科技泡沫破灭这20年里,可以说是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在全球化时代的最典型展现:计算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地球变成了“村庄”;昔日冷战中对峙的东西方化作了国际分工中的伙伴,市场经济覆盖了超过六分之五的国家和地区。也正是从1981年起,世界经济进入了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优质葡萄酒、画作、雕塑等奢侈品也和商业票据、企业证券一道进入了悠长牛市。 ?   但是,如今的世界经济又有何种长期动力呢?互联网和计算机不再是效率的倍增工具,生物能源仍然处于实验室的“襁褓”之中,全球总需求的大头——发达国家也纷纷进入了“银发浪潮”的人口老龄化时代。 ?   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88亿,其中发达国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均在10%以上,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少子化趋势的进一步蔓延,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20亿,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0至14岁人口数。 ?   众所周知,青年时代是人类生命史中生产和消费的最旺盛阶段,大多数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的最卓著成就都出现在其青壮时期。因此,人口老龄化浪潮对于企业,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对于市场,意味着有效需求持续萎缩。在这种条件下,过去20年形成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消费”的不均衡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   而金融海啸以来各国的救市手段,不外乎增加货币供应为金融机构填补财务窟窿,国家投资基建创造临时性就业岗位。如果未来没有新的革命性科技进展或者找到新的广阔市场,超发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只能增加企业生产的额外成本,直到诱发二次金融海啸。 ?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全球股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