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东方设计大学图书资讯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傳 染 病 3/24 世界結核日 Dr. iWord的話 被稱為「肺癆」的結核病,是19世紀橫掃整個西方世界的最大瘟疫。在短短一百多年間,被結核病奪去生命的人數高達兩億人;一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衛生條件的改進,結核病的死亡率才逐漸下降。 雖然有效的抗結核藥物自1940年代以來已經陸續問世,但目前在許多開發中國家,結核病仍是主要的死因之一。也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於1982年3月24日,發起世界結核日運動,期望能喚起全球民眾對結核病的關心。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一些分歧桿菌(結核桿菌)造成的細菌病。古埃及的記錄以及希波克拉底都提及結核病,從古至今全世界都不斷出現。在18至19世紀快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西方世界,到達接近傳染病的比例,直到20世紀早期在這些地區都還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980年代結核病捲土重來,由愛滋病患傳播給他人,特別是在監獄、遊民收容所與醫院等地因密閉的設計助長傳播。結核病遍佈全球各地,仍是許多國家的主要死因。身體會在結核桿菌的周圍形成小型結核來隔離結核桿菌,通常這樣可以阻止結核病的病情發展,但要是沒有經過治療,可能不久之後會復發且帶傳染性。主要類型(大多數是孩童)通常不嚴重,但是可能在身體各處傳播,在許多器官產生結核,這樣就有可能致命。 ※摘自【大英簡明百科】 觀點大不同 【中文詞條】傳染病 【外文詞條】infectious diseases 知識分類:醫學 有傳染性的疾病。致病因子是有生命的物質,稱為病原體。病原體可分為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細菌和真菌(以上通稱微生物);原蟲、蠕蟲和少數節肢動物如疥蟎(後三者通稱寄生蟲)。病原體的大小極為懸殊,病毒最小,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直徑只有25毫微米,最大的蠕蟲(如絛蟲)可長數呎。而病原體的大小與所致傳染病的嚴重程度無關。病原體最根本的共同特徵是寄生性,其全部或部分生活必須寄生在宿主(人或動物)體內,在長期生物進化過程中,病原體與其宿主既相互抗爭,又相互適應。    有的病原體在宿主體內迅速繁殖,在宿主間迅速傳播,造成流行,在宿主產生足夠免疫力和病原體被消滅之前,後者又侵入新的宿主。有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等,只引起慢性傳染病,繁殖不快,但可在宿主體內長期生存。一些病原體如破傷風、炭疽桿菌在外界環境可形成芽孢,抵抗力極強,人或動物感染的機會雖不多,但病原體仍可長期生存。淋球菌和梅毒螺旋體在外界生存力極弱,但卻有高度傳染力,藉性行為接觸傳播。某些寄生蟲如瘧原蟲、肝吸蟲等有兩種以上的宿主,這也是病原體和各宿主之間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相互適應的結果。 根據致病力可將微生物分為︰1.各種傳染病的原體;2.平時存在於宿主體表及腔道黏膜表面的共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不致病,有的還對宿主有利,但它們和宿主常處於脆弱的平衡中,當條件變得不利於宿主時,也可以致病。如用大量青黴素或廣譜抗生素 又如原來對宿主無害的肺炎球菌可突然引起大葉肺炎;在兒童咽部存在的溶血性鏈球菌會突然引起扁桃腺炎;流行性感冒桿菌突然引起腦膜炎。治療後,可使敏感的正常菌叢死亡,不敏感的白色念珠菌或綠膿桿菌突然增殖,破壞平衡,引起鵝口瘡或嚴重的綠膿桿菌菌血症。 即使所謂致病菌,侵犯不同的宿主時所引起的反應,也極不一致,大致可分為不感染、隱性感染和顯性感染,後者在臨床上又可分為輕型、中型、重型、暴發型。在不同的傳染病,機體的上述各種反應所占的比例也不同,有的不顯性感染所占比例很大,如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入無免疫的人群後,只有約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人出現典型麻痺症狀,絕大多數感染者只引起隱性感染或極輕的非典型症狀。這種情況也見於病毒性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組織漿菌病等。相反,在另一些傳染病不顯性感染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被感染者臨床症狀明顯,如痲疹、水痘、天花等。多數 其他傳染病則介於這兩類之間。但同一種傳染病在各次流行中或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流行時,上述臨床類型之間的比例可有很大差別,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 人作為病原體寄生的宿主,對入侵的病原體具有各種防禦機制,能產生免疫反應。機體免疫反應包括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天然免疫有的與種屬免疫有關,如牛羊易患口蹄疫而人則否,人易患白喉而大鼠有天然免疫;但在人類,不同民族或不同國籍的人群,對各種傳染病的免疫力不同,這與環境因素(如氣候、經濟狀況、衛生設施和營養等)有關,不能與種屬免疫混為一談。獲得性免疫包括︰ 1.主動免疫。機體經歷某種傳染病的隱性或顯性感染,或在預防接種後,能產生對該傳染病的特異性抗體。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