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颅底骨折的分类与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颅底骨折的分类与护理.ppt

颅内感染 观察与护理:颅底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感染,做好脑脊液漏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液早期呈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清亮,在护理中我们不仅要观察脑脊液漏液的颜色、性质、量,还要采用正确体位疗法,耳漏采取头高及患侧卧位,鼻漏采取半坐位(30--60°)、做好五官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咳嗽,预防便秘等。 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特别脑损伤较轻者对疾病缺乏足够重视,要告知其重要性,使病人了解颅底骨折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应特别重视脑脊液漏停止后又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患者脑脊液漏发生时间、当时的体位、流量多少、颜色及有无诱因并及时报告医师。 脑脊液漏的护理 四禁 三不 二 要 一抗 禁止作耳道填塞 禁止冲洗 禁止滴入药液 禁止做腰 穿 不擤鼻涕 不打喷嚏 不剧烈咳嗽 取仰卧位 头下垫干 净布巾 抗生素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颅内低压综合征。 护理措施 1、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闭合 (1)体位: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患侧。 (2)维持局部清洁:每日清洁外耳道、鼻腔或口腔,指导病人勿挖鼻扣耳,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指导病人勿屏气排便、咳嗽、打喷嚏等。 (4)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禁忌作腰穿。 (5)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 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 (2)估计脑脊液外漏的量 (3)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颅底骨折病人可合并脑组织、血管损伤。导致癫痫、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因此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况,以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早期迹象。 (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护理措施 3、健康指导 (1)颅骨的愈合多属纤维性愈合,线形骨折后,小儿约需1年,成人则需25年才可望达到骨性愈合。 (2)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或打喷嚏 (3)请多食豆制品、香蕉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护理措施 3、健康指导 (4)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日。 (5)劳逸结合,可进行适量的活动,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6)请注意保护您的头部,避免外力的碰撞。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概述 颅底骨折大多为颅盖和颅底的联合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贴附紧密,故颅底骨折时易撕裂硬脑膜,产生脑脊液外漏而成为开放性骨折。颅底骨折常因出现脑脊液漏而确诊。 颅底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 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 颅底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可能累计的脑神经 颅前窝 鼻漏 眶周、球结膜下 嗅神经、视神经 (熊猫眼征) 颅中窝 鼻漏、耳漏 乳突区 听神经、面神经、 (Battle征) 颅后窝 无 乳突区、咽后壁 少见 枕部 颅前窝骨折 :熊猫眼征 颅后窝骨折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当合并有脑脊液漏时,需防止颅内感染,禁忌填塞或冲洗,禁忌腰椎穿刺。取头高体位休息,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多数漏口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 2、手术治疗合并症 : (1)脑脊液漏不愈达一个月以上者,在抗感染前提下,开颅手术修补硬脑膜,以封闭漏口。 (2)对伤后出现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高颅压、低颅压症 观察:在护理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反应迟钝、嗜睡等颅内压改变表现,同时正确区分高颅压及低颅压。高颅压时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偏高、腰穿压力在1.96Kpa以上,站立时与平卧时头痛无明显改变;低颅压时脉搏细弱、血压偏低、腰穿压力在0.78Kpa以下,平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