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 铁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26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属于过渡族元素。在一个大气压下,它于1538℃熔化,2738℃汽化。在20℃时的密度为7.87g/cm3。 纯 铁 如前所述,铁具有多晶型性,图4-1是铁的冷却曲线。由图可以看出,铁就具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即δ-Fe、γ-Fe和α-Fe。 纯 铁 纯铁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经两次同素异构转变后晶粒得到细化,如图4-2所示。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是钢的合金化和热处理的基础。 纯 铁 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或α表示。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A或γ表示。铁素体和奥氏体是铁碳相图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相。 纯 铁 工业纯铁的含铁量一般为wFe=99.8%~99.9%,含有w=0.1%~0.2%的杂质,其中主要是碳。纯铁的力学性能因其纯度和晶粒大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 纯铁的塑性和韧性很好,但其强度很低,很少用作结构材料。纯铁的主要用途是利用它所具有的铁磁性。工业上炼制的电工纯铁和工程纯铁具有高的磁导率,可用于要求软磁性的场合,如各种仪器仪表的铁心等。 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Fe3C,含碳量wC为6.69%,可以用符号Cm表示,是铁碳相图中的重要基本相。 渗碳体属于正交晶系,晶体结构十分复杂,三个晶格常数分别为a=0.452nm,b=0.509nm,c=0.674nm。图4-3示出了渗碳体的晶体结构,晶胞中含有12个铁原子和4个碳原子,符合Fe:C=3:1的关系。 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约为800HBW,但塑性很差,伸长率接近于零。渗碳体于低温下具有一定的铁磁性,但是在230℃以上,这种铁磁性就消失了,所以230℃是渗碳体的磁性转变温度,称为A0转变。根据理论计算,渗碳体的熔点为1227℃。 渗 碳 体 第二节 Fe-Fe3C相图分析 图4-4是Fe-Fe3C相图,图中各特性点的温度,碳浓度及意义示于表4-1中。各特性点的符号是国际通用的,不能随意更换。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相图的液相线是ABCD,固相线是AHJECF,相图中有五个单相区: ABCD以上——液相区 AHNA——δ固溶体区(δ) NJESGN——奥氏体区( γ或A ) GPQG——铁素体区( α或F ) DFKL——渗碳体区( Fe3C或Cm ) 相图中有七个两相区,它们分别存在于相邻两个单相区之间。这些两相区分别是:L+δ、L+γ、L+Fe3C、δ+γ、γ+α、γ+Fe3C及α+Fe3C。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此外,相图上有两条磁性转变线:MO为铁素体的磁性转变线,230℃虚线为渗碳体的磁性转变线。 铁碳相图上有三条水平线,即HJB——包晶转变线;ECF——共晶转变线;PSK——共析转变线。事实上,Fe-Fe3C相图即由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三部分连接而成。 在1495℃的恒温下,wC=0.53%的液相与wC=0.09%的δ铁素体发生包晶反应,形成wC=0.17%的奥氏体。 进行包晶反应时,奥氏体沿δ相与液相的界面生核,并向δ相和液相两个方向长大。包晶反应终了时,δ相与液相同时耗尽,变为单相奥氏体。含碳量wC在0.09%~0.17%之间的合金,由于δ铁素体的量较多,当包晶反应结束后,液相耗尽,仍残留一部分δ铁素体。这部分δ相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通过同素异构转变而变成奥氏体。含碳量wC在0.17%~0.53%之间的合金,由于反应前的δ相较少,液相较多,所以在包晶反应结束后,仍残留一定量的液相,这部分液相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结晶成奥氏体。 包 晶 转 变(水平线HJB) wC<0.09%的合金,在按匀晶转变结晶为δ固溶体之后,继续冷却时将在NH与NJ线之间发生固溶体的同素异构转变,变为单相奥氏体。含碳量wC在0.53%~2.11%之间的合金,按匀晶转变凝固后,组织也是单相奥氏体。 总之,含碳量wC<2.11%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都可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得到单相的奥氏体组织。 应当指出,对于铁碳合金来说,由于包晶反应温度高,碳原子的扩散较快,所以包晶偏析并不严重。但对于高合金钢来说,合金元素的扩散较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包晶偏析。 Fe-Fe3C相图上的共晶转变是在1148℃的恒温下,由wC=4.3%的液相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专题培训学习解读课件完整版本.ppt
- 2018-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word版).doc
- 2018-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试卷(七).docx
- 2018-2019年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word版).doc
- 2018-2019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二(下)期中数学(文科)试题-解析版.doc
- 表面处理知识1.ppt
- 波谱分析技术第一章.ppt
- 齿轮齿条的基本知识和应用.ppt
- 高考物理考前30天冲刺系列2.3传送带问题探究.doc
- 高考物理考前30天冲刺系列2.4圆周运动及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