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代文学课件 鲁迅2.ppt

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代文学课件 鲁迅2.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呐喊》《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呐喊》出版于1923年8月。 收入他1918年到1922年间创作。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不周山》 《彷徨》出版于1926年8月。 收入1924年至1926年间创作。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等11篇作品。 《呐喊》的题意是鲁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也就是为当时的革命者呐喊助威,作品格调上显得热烈明朗、乐观。 《彷徨》写于五四落潮期,该书扉页上题了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鲁迅在孤军奋战的寂寞彷徨中继续探索前进的精神,作品格调显得特别冷峻和沉郁。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题彷徨》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 《呐喊》《彷徨》是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大革命之前的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着重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总结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首先,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长明灯》写吉光屯里一个“疯子”要吹熄据说是梁武帝亲自点起的象征封建统治的长明灯,当村里的人把庙门关闭,并且把他锁起来时,他大声喊到:“我放火!”表现出同封建制度决绝的态度。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发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的反抗呼叫。事实上,从《狂人日记》开始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几乎贯穿《呐喊》《彷徨》的每篇小说。 其次,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鲁迅从思想革命的角度出发,写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写出了革命者的悲剧。 《药》描写了华夏两家的悲剧,揭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群众觉悟的重要性。 《风波》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民主革命如果不是建筑在广大农民觉悟的基础上,即使微小如剪辫子这样的改革,也非易事,剪掉了,一不小心,辫子又会种上的。 第三,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戕害。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第四,对妇女命运的关注。 对妇女命运特别是农村下层妇女命运的关注也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其它农村题材的作品一样,鲁迅主要是表现农村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精神的惨酷。 这方面的作品有《离婚》、《明天》、《祝福》等。 《祝福》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坚固,压迫祥林嫂的,是从夫权,族权到神权,从物质到精神,从阳间世界到阴间世界,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大伯,甚至还有柳妈和鲁镇的群众都参与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这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外表刚强泼辣,敢于反抗。她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其实是全凭娘家的一点“势力”才敢“口出狂言”,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最终还是被丈夫逐出家门。 失败的关键是七大人的两句话,一是“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人还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 结尾写爱姑离开慰老爷家时,心情很平静,应酬也从容,高高兴兴地告别而去。 第五,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也是鲁迅小说表现的重要主题,鲁迅小说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精神特点的探索是十分精到的,《呐喊》《彷徨》中有一个知识分子形象系列,从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近代到现代的各种不同的道路、命运和他们的心灵历程。 在鲁迅笔下,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