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牛集】‐ 刊於<信報>,2012 年 8 月 7 日
從 LIBOR 操控看金融監管改革之路
李家濤
香港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及管理學講座教授
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 )操控案,六月被揭發出來後,震驚全球各地投資者,
當中充滿隱蔽性的專業失當和違規行為,捲入涉嫌作操控的銀行,竟然是全球最
頂尖的大型跨國銀行,牽涉之廣,令人咋舌。
可以看到,操控醜聞充份暴露出全球金融體系存在普遍的集體性欺詐,也顯露出
巨大的監管漏洞,挫傷公眾對金融銀行業的信心,亦使全球監管機構改革基准利
率形成機制的迫切性。
據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 )向外公布的一份聲明,顯示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市
場的合同,涉及資金達數萬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其資金使用價格(利
率)形成的機制,如今出現系統性的欺詐行為,改革是必然的。
扭曲市場運行秩序
從資本市場各級利率看,從最底層起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貸款最優惠利
率到商業票據和債券利率,同業間的拆借顯然是最直接、也最能夠反映資金價格
最新變化的真實狀況。然而,參與 LIBOR 報價的銀行,卻以虛假的資料,來操控
利率水平,既違悖了銀行營運的誠信「遊戲規則」,破壞了金融交易珍貴的「信
任」要素;更重要一點是,扭曲了金融市場的運行秩序。
連番「醜聞」,無疑為銀行系統性欺詐和監管紕漏敲響了警鐘。LIBOR 的操控,
人為地扭曲基准利率,令全球數以萬億計的美元金融產品定價受到影響。英國央
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 )建議,在 9 月 9 日瑞士巴塞爾舉行的全球央行
行長和監管機構負責人會議上,就是否改革 LIBOR 體系進行討論;美聯儲主席貝
南奇也提出 LIBOR 利率的替代選項。
由於參與 LIBOR 報價的銀行,是以估值而非確實的貸款數據上報,以致銀行可以
利用信息隱蔽的機會,進行失實虛報。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貝克(Gary Becker )
和著名經濟法學家波斯納(Richard Posner )在二人對話的網誌上,就事件而一針
見血討論銀行腐敗這個深刻的問題(註一)。
「達爾文式」弱肉強食森林
作為金融中介組織,在金融市場上,交易一方對令一方缺乏充分了解,因而無法
作出正確的決策,這種不對等的狀態,被稱為「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 )。對借出款項的銀行來說,貸款人的信用無法事前確証地量度,使
經營帶有風險性。這種風險性又迫使銀行追求高回報作為「風險補償」。波斯納
認為這種商業模式,最終使「不受到監管」的銀行業變成一個「達爾文式」弱肉
強食的森林。
很明顯,對金融業的監管,是維繫市場運行秩序的穩定機制不可或缺部分。我們
從最近三個月金融銀行多宗「事故」看到,由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所暴露的投
資銀行過度自由化、資產証券化對金融技術創新的濫用,對銀行業的監管紕漏等
問題,迄今顯得有點「朿手無策」的意味。
五月上旬,美國投行摩根大通宣布,在套期保值業務上,公司在近六周內虧損了
二十億美元,並承認對內部風險控制不力。六月底,爆出英國巴克萊銀行在 2005
至 2009 年期間,試圖操縱和虛報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和歐洲銀行同業拆借利
率,最終被英美監管機構處罰款,「黑幕」迄今仍然未揭到終頁。
匯控七億美元罰款撥備
七月中,美國參議院報告,指香港人熟悉的匯豐控股反洗黑錢的內部監察系統存
有缺陷,該行涉嫌替不法組織的賬戶洗錢。匯控在上周的中期業績公布,便預留
了七億美元作為罰款撥備,首度執行官歐智華(Stuart Gulliver)再次向外道歉,連
串事故,無疑嚴重損害投資者對銀行金融機構的信心。
美國次按風暴引發金融危機後,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令美國政府投入大量納稅人金錢加以拯救,在此不必細表。投資銀行家在
「達爾文式」弱肉強食的森林中,所流露的「貪婪」亦受到嚴厲批評,在此也不
必贅述。然而,波斯納所提及銀行業「高風險追求高回報」的危險商業模式,從
制度的角度觀察,顯然也觸及到銀行體系本身的激勵機制的組織問題。
很明顯,投資銀行攫取巨額利潤和收益,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