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发展主题 处于艾里克森所称的认同和认同混乱期 对自己是谁做进一步探索 青春早期重视同辈赞许 青春晚期有两个发展任务: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和形成人格认同 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中许多与他们自身因素无关而是机会减少及大人忽视照顾所致 本章要点 青春期的确定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情感发展 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童工法和少年犯罪的特别法定程序。通过对实际年龄界线的明确规定,上述三方面的立法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对青春期结束时间众说纷纭的混乱观点。于是青春期便成为这样一个时期,它介乎具体生物发育的发身期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就业和刑事诉讼年龄之间。 §2 生理发展 生理发展的三大变化 身体意象 生理危险 青少年性教育 §2.1 生理发展的三大变化 身体外形改变:生长陡增 内脏机能健全 性的成熟 §2.2 身体意象 身体意象(body image)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即生理表象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主观看法等。 关心的是身体特征、服装穿着和修饰整洁 女孩子主要关心长得太高、太胖、脸型不漂亮;男孩则担心身体矮小、太胖、没有力量等。 §2.3 生理危险 营养需求 神经性厌食症 粉刺 痛经 §3 认知发展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思维发展的特点 观察 记忆 §3.1.1 形式运算的定义 形式运算思维或命题运算思维,离开具体事物,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 四变换群(INRC group) I:正面或肯定(identity): N:反面或否定(negation): R:相互(reciprocity): C:相关(correlation): §3.1.2 形式运算与具体运算的差异 现实与可能 命题思维 组合逻辑 变量的控制和分离 归纳推理 §3.1.2 形式运算思维的实际运用 §3.1.2 形式运算思维的实际运用 心理思维能力的获得在不同的情境和学科主题方面是并不一致的 具有了某种思维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力的运用 情境及学习者的态度和能力倾向的特点也影响着能力的发挥 性别差异(物理-数学推理、社会-人际推理和人格或自我成熟水平) §3.2 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抽象与具体获得了较高的统一 辩证思维获得了明显的发展 §3.2 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初中二年级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各种思维成分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基本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 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基本上处于定型状态; 思维的可塑性将越来越小。 §3.3 观察的特点 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所增强。 观察的持久性有所发展。 观察的精确性有所表现。 观察的概括性有所提高。 §3.4 记忆的特点 意义识记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 有意记忆处于支配地位 个体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是青少期 §4 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心理性断乳 逆反行为 §4.1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青少年情绪情感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是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 情感的肯定与否定 积极的、增力的或者消极的、减力的 紧张或轻松的状态 激动或平静 程度上强弱 §4.1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霍尔(G·S·Hall)在《青少年》中称之为疾风怒涛期 (或狂飙期 )(storm and stress period)。 在《青少年心理学》中,他还概括了青少年期心态不平衡的具体表现: 心态的不平衡性 第一,热衷于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精神过分旺盛的活动,然后走向反面——很容易疲倦,以至于筋疲力尽而无精打采。 第二,生活于快乐与痛苦的两极摆动之间:从得意洋洋、尽情欢乐到哭泣叹息,忧郁厌世。 第三,自我感增加了,于是出现所有形式的自我肯定(虚荣心、自信、自高自大),同时又怀疑自己的力量,担心自己的前途,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 第四,生活不再是自我中心的,出现了自私与利他之间的轮换更替。 第五,良心已可以开始扮演主要的角色,出现迫切追求正义与说谎、犯罪等好坏行为的更替。 第六,许多社会性本能也有同样的情况:羞怯的、忸怩的、好孤独,沉浸于主观生活与不甘孤单,想搭伴结伙,崇拜英雄,对新的伟大思想的盲目崇拜,对文艺作品的过分倾向等交替。 第七,与此非常类似的变化是,从强烈的敏感到冷静,以至冷漠、无情或残忍。 第八,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求,理智的狂热有时变得简直过于热切。 第九,在知与行之间摆动:手不释卷、热心读书、想有学问与自觉或不自觉地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