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综述一 疣状胃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1 定义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学表现的胃黏膜炎症。 1947 年由Moutier 和Martin 首次报道,其形态学特征可概括为:持续性或复发性胃黏膜 多发疣状隆起样病灶,圆形或不规则形,多见于胃窦部或胃体部,可沿黏膜皱襞呈串珠 样分布,亦可为胃窦部孤立的或少数几个隆起病灶,直径约5~10mm,高约2~3mm, 活动期常见隆起中央糜烂、凹陷,可有血痂、污秽苔覆盖其表面[1]。目前国内外对疣状 胃炎的叫法尚不统一,国内及日本学者多根据其典型形态表现称之为疣状胃炎,亦称痘 疹(疮)样胃炎、章鱼吸盘状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等,英文文献中也存在着varioliform/ verrucous gastritis、octopus sucker gastritis、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protuberant erosive gastritis、raised erosive gastritis 等诸多名称。 1990 年“胃炎分类—悉尼系统”发布以前,多数人将疣状胃炎归属为特殊类型胃炎 范畴。全国高等学校临床七版《内科学》教材中亦将其归为特殊类型胃炎下“其他类型” [2]。而根据 1990 年“胃炎分类—悉尼系统”[3]及 1994 年伦敦“胃炎的分类与分级—新 悉尼系统”[4],疣状胃炎归属于慢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即“raised erosive gastritis(隆 起糜烂性胃炎)”类别。2012 年中华医学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亦将其归为糜烂性胃 炎隆起型[5]。本文依据国内文献命名习惯,采用疣状胃炎一名。 2 发病相关因素 目前西医对疣状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明确,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 其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Hp)感染、免疫因素、微量元素缺乏、高酸分 泌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Hp 感染 Hp 是人类胃窦黏膜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因,目前很多研究结果支持Hp 感染是疣状胃 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证据主要包括:①绝大多数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可检测出Hp, 如刘春龙等[6]对 893 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 Hp 阳 性率为 60.2%;高晓红等[7]研究 Hp 与疣状胃炎伴或不伴糜烂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关 性,发现疣状胃炎Hp 感染阳性率为76.19%,这与早期周殿元等[8]报道疣状胃炎患者的 4 万方数据 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p 感染率为 51.7%-92.5%一致。②Hp 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及炎症程度呈正相 关[9],李增灿[10]等报道 68 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其 Hp 检出率为 97%,将疣状胃炎 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糜烂三种,其 Hp 检出率分别为 68.42%、80.76%及 96.55%,Hp 检出率随糜烂程度加重而增加。③根除 Hp 可使疣状胃炎症状改善,如张彦敏等[11]评价 疣状胃炎根除 Hp 后的治疗效果以及病理变化情况,发现 Hp 根除后疣状胃炎治疗总有 效率优于未根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02% vs 37.84%,P0.05);根除 Hp 与否对 萎缩性炎症、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建 新等[12]对 131 例疣状胃炎患者进行根除 Hp 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症状缓解率为 100%, 4 周后复查内镜,74.81%隆起性病变消失,19.08%隆起性病变缩小,说明疣状胃炎的治 疗与清除 Hp 呈正相关,支持了 Hp 感染在疣状胃炎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因素 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患者可能存在着免疫机制的异常。如 Andre[13]的研究发现疣 状胃炎胃黏膜中存在 IgE 细胞浸润,提示变态反应参与疣状胃炎的发病。郭春丽[14]、丁 西平等[15]则通过检测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发现了疣状胃炎胃黏 膜存在 T 细胞亚群 CD3+、CD4+、CD8+T 细胞的改变,提示疣状胃炎的发病可能与患 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下列因素与疣状胃炎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关系:①微量元素缺乏:金镇勋 等[16]研究发现疣状胃炎患者较对照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锌、铜、铁缺 乏,从而认为以上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参与疣状胃炎发病。②高酸分泌:疣状胃炎多伴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酸相关性疾病,有研究认 为疣状胃炎发病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17],但徐三平[18]研究则发现疣状胃炎胃酸分 泌、壁细胞浓度、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故认为疣状胃炎虽 常伴酸相关疾病,但并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