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簡析《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 莊宇清 96/11/21 壹、前言 漢末群雄,陳壽如何賦予這群人一個定位,本為饒有意趣的事情。從卷六的 1 董卓始,至卷八的張魯終,為形成三國鼎立前,群雄的代表。 以時間言之,公孫 2 淵於魏明帝時的幽州之變,早已遠離漢末群雄爭戰之時。 空間而言,張魯地處漢 中,可與馬騰等合傳而未合,此皆史傳書寫足可再思之處。 貳、評價 【一】陳壽 公孫瓚保京,坐待夷滅。度殘暴而不節,淵仍業以載凶,秪足覆其族也。 陶謙昏亂而憂死,張楊授首於臣下,皆擁據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無可 論者也。燕、繡、魯舍群盜,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則於彼為愈焉。 3 由陳壽評論可看出,本傳諸位傳主,分為兩種結局總結其看法。從公孫瓚到 張楊,縱使曾經貴為一方霸主,然其最後危亡,未能保身。從張燕到張魯,則在 明智的投降曹操下,而能保住基業與家族宗祀。這等評語,陳壽由尊魏的立場出 發,固然有其合理性,返回個別傳主於當時地位,則可商榷,以下試分論之。 【二】公孫瓚 4 (1)魏攸曰:「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 5 (2)劉其坐獄:「劉太守坐事徵詣廷尉,瓚為御車,身執徒養。及劉徙日南,瓚 1 西北地區的馬騰、韓遂未於《三國志》中立傳,與劉焉、劉璋父子立於〈蜀書〉卷一,為陳壽書 寫筆法如何取捨,猶可注意。 2 毋丘儉變亂,亦於明帝之時,何以二人未合傳,陳壽筆法有其可商榷之處。 3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 7 月第 2 版, 2007 年 5 月北京第 21 刷),卷 8 ,〈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頁266 。 4 《三國志》,卷8 ,〈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頁244 。 5 劉太守,《三國志》與范瞱《後漢書》均無載其姓名,載為劉其(基),因《太平御覽》卷 422 、 1 具米肉,於北芒上祭先人,舉觴祝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日南瘴 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於此。』再拜慷慨而起,時見者莫不歔欷。」6 由上述可知,公孫瓚能成為漢末地方勢力之一,並非僅由於其勇武,而在人 格特質等方面,亦有其受他人重視之處。 參、問題討論 【一】如何比較?同為後漢末年的載記,《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與《後漢書‧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對照之後,若歷史記載有所出入, 應如何看待陳壽與范瞱書寫筆法的差異? 【二】有無可能,嘗試以目前強大的電腦檢索功能,將每個傳的傳主,個別獨立 7 以電腦檢索, 查詢所有相關文獻,重新以編年體,企求恢復傳主的編年事蹟生平, 先求完成編年體的「類年譜」傳記,再由此繼續增補,完成較盧弼《三國志集解》 更為完整,而正確的三國時代人物譜? 【三】公孫瓚傳中,劉太守故事表達地方政府相對於中央的獨立性,郡守與屬吏 有其「君、臣」關係,如《後漢書》的〈郅惲傳〉、〈彭修傳〉,與《三國志‧魏書‧ 8 田疇傳》, 此種「忠、孝」的二元性,為當時地方割據政權主流發展? 9 【四】公孫瓚的政治支持,在於庸兒、賈販之類的富室商人,此與當時多數地方 割據勢力需要地方大姓豪族支持的情況有所差異。此與公孫瓚的卑微出身有關,10 也與當時河北地區劉虞、袁紹等人出身王室與豪族的相對比較,而選擇此條發展 道路,向豪室尋求支持。 11 【五】鮮于輔與烏丸關係,可參見〈魏書〉卷30,烏丸相關記載。 526 所引,而得知。見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1 月 1版 2 刷), 頁 97 。 6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