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毕业课程设计_铸造
PAGE \* MERGEFORMAT1
目 录
TOC \o 1-3 \h \u 商朝的重875公斤的 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 曾侯乙尊盘,西汉的 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那时的 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 2 \* GB3 ②发展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 铸铁件-晋国 铸型鼎,重约270公斤。 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 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 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 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 3 \* GB3 ③近代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 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 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 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 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 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三、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3.1工艺设计的依据
① 铸造零件图样。
提供的图样必须清楚无误,尺寸和标记完整、标记齐全。经审查有必要修改图样时,应与用户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已修改的图样作为设计依据。
② 零件的技术要求。
包括金属材质牌号、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要求、铸件尺寸和重量公差及其他特殊性能要求,如是否经过水压或气压检验、零件在机器上的工作条件等,在铸造工艺设计时应注意满足这些要求。
③艺装备尽可能产品批量及生产期限。
根据产品数量可划分为三种生产类型:即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对于批量大的产品,应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以保证质量,满足时限要求。对于应急的单件产品,则应考虑是工简单,以便缩短生产周期,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2分析铸件图
图3—1 端盖的零件图
该铸件为端盖,其材料为HT150,灰铸铁的特征有断口呈暗灰色,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为片状石墨,少量溶于基体中,部分以碳化铁形式组成珠光体。
HT150的性能特点:强度低、好的减震性和铸造性能。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造型材料:粘土砂造型,一箱一件;
应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
最大尺寸348㎜×72㎜
最大壁厚20.5㎜
最小壁厚7㎜
= 1 \* GB3 ①铸件的力学性能。
表3—1 铸件力学性能
牌号
铸件壁厚/㎜
抗拉强度σb/MPa
﹥
≦
HT150
2.5
10
175
10
20
145
20
30
130
②铸件的化学成分。
表3—2 铸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铸件壁厚∕㎜
C
Si
Mn
P≦
S≦
HT150
20
3.5~3.7
2.2~2.4
0.4~0.6
0.40
0.15
20~30
3.4~3.6
2.0~2.3
3.3铸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① 端盖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和生产条件,结构及技术要求。
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 铸件薄厚壁的相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
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 铸件的内壁和肋等,散热条件较差,应薄于外壁,以使内、外壁能均匀地冷却,减轻内应力和防止裂纹。
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
5)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
6)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7)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
② 铸造工艺参数
1)铸造收缩率
铸造收缩率又称为铸件线收缩率或铸件缩尺,用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
e=(L-l)/L×100% (3-1)
式中 e—铸造收缩率
L—模样长度
l—铸件长度模样的选择
木模:轻便,容易加工,价格低廉,但强度低,易吸潮变形,只适合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各种铸件,通常采用实心结构。
金属模:金属制作摸样的材料有铝合金、铜合金、铸铁等。铜合金轻便、加工性能好、表面光洁、不易生锈,但耐磨性较差,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模样及模板;铜合金易加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