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晚发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ppt

课件:晚发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晚发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ppt

讨论四 治疗上,我们观察到两组患者对非甾体消炎药及局部使用激素治疗反应均较好,P=0.0674,推测因病例数少,未观察到晚发型SpA对非甾体消炎药更敏感。故患者无禁忌症时,仍应首选非甾体消炎药。只有少部分患者需加用小至中等剂量口服激素。两组患者均可见到少数患者对上述药物均不敏感,需改用生物制剂,甚至需更换1-2种生物制剂。考虑到生物制剂有导致感染及肿瘤的潜在风险,目前尚无大型的RCT研究证实生物制剂对晚发型SpA的利益风险比,仍需慎用。 总结 总之,晚发型SpA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肩、膝、踝为主的外周关节炎,外周受累关节数少,可伴广泛的下肢炎性凹陷性水肿,中轴关节受累轻,全身症状较明显,以uSpA多见,对非甾体消炎药反应较好。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医生认真地采集病史、细心地进行体格检查,并熟练掌握SpA的分类标准及鉴别诊断。 致谢!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浙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全体医生,尤其是吴华香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晚发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及误诊分析 背景 脊柱关节炎是指以中轴、周围关节以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此病好发于20-30岁的男性,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过去曾认为该病很少发生于45岁以后,因此45岁以后发病的SpA容易漏诊误诊。晚发型SpA定义为50岁以后发病者。为此,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晚发型S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中青年发病的SpA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对晚发型SpA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Sp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晚发型SpA患者(晚发组)62例,中青年发病的SpA患者(中青年组)62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满足1991年ESSG 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②晚发型SpA定义:起病年龄在50周岁以上; ③中青年发病的SpA定义:发病年龄在16周岁以后但不超过45周岁; ④因晚发组中未纳入银屑病关节炎和炎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中青年组排除该两种疾病。 对象和方法 2 诊断标准 2.1 脊柱关节炎使用1991年ESSG诊断标准, 2.2 强直性脊柱炎使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3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影像学指标、治疗效果。 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l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及讨论 讨论一 脊柱关节炎家族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及炎症肠病关节炎,以前二者最为常见。5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本组病例中晚发型SpA组男女比例相当。平均病程2.5年,远小于2005年德国AS统计协会统计的AS从症状出现到诊断年限(5-10年),与临床医生重视,患者有症状及时就诊分不开的。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晚发型SpA中uSpA是最常见的、或仅次于AS的SpA(1) 。本组资料显示,晚发型SpA以uSpA多见,占66%。 1 Zeidler H, Mau W, Khan MA. 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ies.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1992. 18 ( 1 ) : 187-202. 讨论二 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指/趾炎、胸壁痛、炎性腰背痛、骶髂关节炎、结膜炎等均可在晚发型SpA中见到。我们发现与青年发病组比,晚发组肩关节及颈部受累明显升高,而髋关节受累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研究者观察到的结果相符(2) 。 2 D. Caplanne, F. Tubach, and J. M. Le Parc, “Late onset spondylarthropathy: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omparison with early onset patient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vol. 56, no.3, pp. 176–179, 1997. THAN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