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7)(专业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写、译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方向 (081701)
开展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等离子体热解煤制乙炔工艺及过程装备;研究乙炔氢氯化反应低汞、无汞催化剂及反应机理和工艺研究,进行高性能聚氯乙烯树脂开发研究;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展煤化学、C1化学、煤热解、煤气化、煤基多联产技术和煤焦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以本地区农产品为基础,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化学肥料的控释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转化的研究,推动化学工程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2.化学工艺方向 (081702)
针对氯碱化工、煤化工、天然产物加工、食品行业,运用先进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通过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工艺的研发,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研究膜分离、新型萃取分离、新型生物膜法等新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食品行业、天然产物提取和水处理等过程中的应用;针对特定成分及过程的分离材料、反应过程物系传递材料、催化剂等功能材料,进行功能化设计及有序自组装的研究。
3.生物化工方向 (081703)
生物化工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前沿分支,运用生物技术及化学工程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解决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生产过程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本专业主要开展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选育、功能研究及其工业应用,主要方向包括天然产物的微生物转化与改性,毒性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生物催化剂的功能研究与改造,生物催化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化产品的分离与提纯,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
4.应用化学方向 (081704)
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工农业化学品合成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药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小分子催化、驱油剂、絮凝剂、滴灌肥、肥料及农药载体材料等的研究。开展天然产物、中兽药制剂的开发及应用,重点研究新疆特色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草食动物用纯中药添加剂等;开展应用电化学、纳米材料电化学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应用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其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纳米结构材料在新型器件中的应用等。
5.工业催化方向 (081705)
充分考察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等离子体参数等组成结构,探究等离子在催化作用的协同作用机理,建立等离子体催化模型。针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乙炔加氢制乙烯和氧化脱硫反应,研究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催化过程,获得多相催化反应机理;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对催化作用在微观层次上有系统地了解,并指导催化剂分子设计。
6.材料化工方向 (0817Z1)
高分子聚合过程及高分子改性工程研究,把握区域特色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着重开展PVC、PE、PP、PEG、PS等的聚合工艺与高性能专用树脂生产工艺。以增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开展PVC、PE、PP等高分子材料的复合工艺研究,如木塑、石塑,纳米改性复合材料等。立足特色矿产资源开发,开展电池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研究;利用粉煤灰、硅灰、煤矸石、电石渣等固废生产绿色水泥和保温、节能、防火功能的绿色建材。
7.环境化工方向 (0817Z2)
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化工过程废水的污染控制共性技术研究,固体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受特征污染物污染场地(水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技术研究。开展新型化工产品与污染物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展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污染生态过程机制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建设环境风险目标物质环境风险数据库,开展污染物排放标准、化工产业集中地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本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须获得30学分(包括课程学习2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1学分)方可通过毕业资格审核。
(一)课程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点,综合考虑与本科及博士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