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溶藻细菌的初步研究-微生物专业论文.docxVIP

三株溶藻细菌的初步研究-微生物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士学位论文\1博ItR’S’¨IESIj, 硕士学位论文 \1博ItR’S’¨IESIj, 摘 要 从武汉市的4个池塘分离得到几株溶藻细菌,其中用于本试验研究的3株 溶藻细菌都来自狂欢岛,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通过对它们革兰氏染 色、形念和运动性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M6、M8和M13分别属 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sp.)。3株细菌的生长曲线显示:M6的延迟期为8h,在60h左右 进入稳定期;M8的延迟期为8h,在32h左右进入稳定期;M13的延迟期为4h, 在44h左右进入稳定期。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结果发现:M8没有检测 到质粒,M6和M13的质粒大小都为20Kb左右。 3株溶藻细菌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 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其液体溶藻的现象较固体溶藻的现象明显。它们 有明显溶藻现象的最低浓度要求分别是:M6一105/mL,M8—106/mL,M13-10s/mL。 通过在3株细菌溶解念珠藻和聚球藻的过程中,观察细菌和藻数量的变化情况 得知,藻细胞溶解后,细菌数量急剧增加,而藻细胞没有发生溶解的则细菌数 量变化不大。 3株细菌在不同浓度无机磷的情况下生长不同:无机磷浓度越高,生长越 好。这说明了在一定磷浓度下,3株细菌与蓝藻之间有磷的竞争关系;另一方 面,可能启示人们认识到,当磷浓度增加导致水华暴发时,溶藻细菌的数量也 会急剧增加,起到控制水华的作用。 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说明溶藻原因可能是细菌释 放某种化学物质所致。 在分离溶藻细菌过程中,得到一种原生动物,经形态观察,它属于一种纤 毛虫。它能摄取聚球藻和组囊藻,对其他藻类如鱼腥藻7120,水华鱼腥藻,织 线藻,小球藻和微囊藻没有作用。将原生动物加入到一定量的聚球藻中,使其 起始浓度达到100~104个/mL,结果显示:原生动物起始浓度越大,聚球藻数量 I 硕士学位论文\1、≮I 硕士学位论文 \1、≮I ER’S 11fESIS 下降得越快,60h后都达到了起始浓度的20%左右。这种原生动物对这3株溶 藻细菌没有摄取作用,说明它们可以共同应用到水华的防治中去。 关键词:溶藻细菌蓝藻节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 lI ⑧ ⑧ 硕士学位论文 、1^Sl’£R’S|I【ESIS Abstract Several algae·lysing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4 ponds in Wuhan City,three of which were labeled M6,M8 and M13.Their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M6,Mg and M13 were characterized to be Staphylococcus, Bacillus and Arthrobacter respectively.Under the same culture condition,their growth curve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the lag phase ofM6.M8 and M13 lasted respectively about 8h,8h and 4h;the stationary phase started separately aS about 60h. 32h and 44h.The plasmids of the three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the results showed M8 hadn’t plasmid,the plasmid ofM6 and M13 were about 20Kb. The 3 bacteria showed algae-lysing effects on blue—green algae(cyanobacteria). They presented a broad algae—lysing range,i.e.they lysed Plectonema boryanum IU594,Nostoc sp.96,Anabaena印.PCC595,Phormidium foveolarum IU427, Miorocystis aeruginosa,Lyn96ya ketzingii IU 1 547 tested.Likewise,the infecting effects of the bacteria on the blue—green alga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