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 让我们共同进步 * 祖国医学有关中药的毒性记载和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把所收录的365种药物,按无毒、有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其中下品就有125种,属于“多毒”不可久服的药物。这是中药毒性在现存本草文献中的最早记载,如《名医别录》就载录有毒药物131种,《新修本草》载录143种,《证类本草》载录223种,《本草纲目》载录361种,并列有毒草专注。 * * * 如含乌头碱的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马钱子等的种子均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毒性主要作用于脊髓、大脑皮质或延脑等高级神经中枢,主要表现为脊髓反射性的兴奋显著亢进,引起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死亡 杏、桃、枇杷等的种仁均含氰甙(即苦杏仁甙)等有毒成分,苦杏仁甙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稳定,易被同存于种仁中的苦杏仁酶水解,甙元水解后可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可引起组织缺氧,并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如巴豆的巴豆油中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内服中毒后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有服巴豆油20滴而致死者,致死原因可能是对对血球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原浆毒作用。苍耳子含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及引起脑水肿,尤以肝损害为甚,继发引起脑水肿而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蓖麻子含蓖麻子毒蛋白,7mg即可使人中毒死亡,易使肝肾等发生损害,碳水化合物化谢紊乱 中药中含金属元素的药物主要是矿物类药物,其中对人体毒性较大的主要有含砷、汞、铅类等药物。如砒石(红砒、白砒)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急性中毒主要是胃肠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可并发肾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水银、轻粉等含有汞,汞化合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中毒后可出现精神失常,胃肠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含铅类中药有铅丹、铅粉等,可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 * 中药的毒性品种较多,引起的毒副作用涉及到人体的各个方面。造成目前中药毒性的病例报道增加的原因也有多方面,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不足。中药的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是相对的,也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许多病人总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性很小或无毒,服用量过大或服用时间加长也不会像西药的毒性那么明显,因此私自加大剂量或延长服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药物中毒现象,如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滋补身体的上品,但若长期连续服用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心烦意乱、头痛、眩晕、失眠、心律不齐、血压升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毒副反应。鹿茸是补精填髓的良药,如若服用不当,往往出现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晕厥等症状;蛤蚧有补肺益肾定喘之效,但儿童服用可引起性早熟。严重的中药毒性如临床上报道的肝毒性和肾毒性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所以应加强中药用药知识的科普宣传,消除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观念。(2)服用不当。一般说来,药物的功效与其剂量成正比,其毒性也与剂量成正式。机体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的用量往往是引起中毒反应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另外有些药物即使是在安全用量范围内长期连续服用时,其毒性成分可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反应。如朱砂等。若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即使是书中未注明有毒的“无毒”药物,对人体也同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如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等作用,但确有助湿雍气,令人中满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临床医生用药时,还应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对孕妇、儿童及过敏者慎用有毒中药。(3)配伍不当。有些 药物有单纯使用时对人体无毒性反应,但如果把两种药物放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便会产生毒性反应。如中药“七情”的相反配伍。(4)炮制不规范。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即为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突出药物的治疗作用。若不如法炮制,则往往容易引起毒性反应。如半夏、附子等需用炮制品入药,若用生品代替或虽经炮制但不规范,则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可出现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如舌、咽、口腔麻木、肿痛和张口困难等中毒症状,重者可产生呕吐,严重者甚至窒息。综上所述,中药的毒性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在临床用药和药物制剂中要倍加重视。对于毒性中药的用药原则,除了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