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头痛
(头皮血肿 脑震荡 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神志清者)
其上西医病均具有共同有共同病理病因基础。
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滞血瘀证:
患者患者以“主诉”为主症,属中医“外伤头痛---气滞血瘀”范畴。
患者外伤脑腑,脑气受损,气机逆乱,气滞不行,运血无力,故而血瘀脑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滞而血瘀不通则痛。证见头胀痛/刺痛,位置固定,入夜尤甚,结合舌暗,苔薄,舌下脉络淤紫,脉玄涩。舌脉合参/四诊合参,故中医诊断为“外伤头痛—气滞血瘀证”。 中医外伤头痛应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致头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相鉴别,气滞血瘀当与气虚血瘀鉴别之,(气虚运血无力可见短气,乏力,面白,神萎等。据明确外伤史及舌脉合参,不难鉴别之。
治当以养血活血,理气止痛之法,以桃红四五汤加减;或以科内制剂专病专方稳脑颗粒一号剂:稳脑颗粒1号十剂后改用稳脑二号方20天为一疗程。
拟方如下:稳脑颗粒1号:
组成:大黄(酒制)12克 天麻9克 三七6克 延胡索6克
党参9克 石斛9克 薄荷6克后下 当归10克
香附6克 云茯苓6克 怀牛膝9克 瓜蒌根6克
炙甘草 6克
功用:化瘀止痛定晕,益气养阴稳脑
主治:淤阻脑腑证,气阴俩亏 。头痛如锥如裹,痛处固定,头晕预扑,头目眩晕,口苦咽干,颈项强直,泛吐酸水,腹满大便干结或不通,心烦失眠,纳差乏力,舌暗苔厚腻,舍下脉络瘀阻紫暗,脉玄涩。
注:临床我科多见于脑外伤或中风手术后恢复期,未手术罹患者及他科可辩证论治,异病同治法
随证加减:如证件肝胃不和之气机逆乱之恶心呕吐加半夏厚朴汤
脑震荡等头痛: 证见清阳不升,阴浊不下,脑腑受扰,神不守舍(短暂昏迷)和肝胃不和之气机逆乱之恶心呕吐,舌淡苔薄,脉玄紧。
疏肝活血安神之法 以柴胡细辛汤
柴胡:6克 细辛:3克 薄荷 4.5 克 当归:9克 地鳖虫:9克 丹参:9克
姜半夏:6克 川穹:4.5克 泽兰:9克 黄连3克用三剂
二:气虚血瘀证(出血)
中医辨证论治
患者以“主诉”为主症,属中医“外伤头痛”范畴。
患者外伤脑腑,脑气受损,气机逆乱,心乱气越,血溢脉外,离经之血积于脑海,清窍不展,脑髓失养,络脉空虚,不荣则痛,故证见头晕头痛,绵绵而痛,痛处固定,入夜甚,隐隐作痛,空痛。动则加剧,面色无华,心悸失眠,神疲倦怠,纳差,舌暗淡苔白脉洪大而虚。故四诊合参诊断为“外伤头痛——气虚血瘀证” 中医外伤头痛应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致头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相鉴别,气滞血瘀当与气虚血瘀鉴别之
治当补气生血,活血安神法,拟方以当归补血汤加半夏厚朴汤加减:
黄芪30克 当归6克 法半夏 10克 厚朴 10克
黄连 10克 黄芩10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明天麻 10克 怀牛漆 10克 三七 6克
或以科内制剂稳脑颗粒2号方
组成:
生黄芪30g 紫河车15克 制何首乌9克 云茯苓9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15克 龙眼肉 9克 天麻 9克
龟甲(先煎)10克 龙骨(先煎)10克 石菖蒲9克
远志9克 木香3克 地龙3克 炙甘草 6克
功用:补气养血宁心,固肾填髓益智
主治:1:心脾气血俩虚证 心悸怔仲,头晕盗汗,健忘失眠 羸弱纳差,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注:临床多见于日久用脑耗力,思劳过度,气血暗伤,或轻中度脑外及伤康复期脑腑震荡,隋海失养
2:气虚血滞证 。头痛夜为甚,或半身不遂,口歪语涩,头晕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薄。
注:中风及脑外伤已用稳脑1号后证见此型
3:心肾阴虚,心肾不交证。劳累后头痛时发,头晕目涩,迎风流泪,耳鸣失眠,夜寐不安,健忘乏力,上热下寒,言语时错。
注:临床多用于脑外伤或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期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头痛头晕健忘,反应迟钝等。(久服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可得长寿《备急千金要方》
三:外伤昏迷 损伤晕厥证(外伤昏迷者)
中医辨证论治:
患者以“主诉”为主症,属中医“外伤昏迷——损伤晕厥证”范畴。
患者跌扑损伤外伤脑腑,脑气受损,气随血脱,气机逆乱,头骨震裂,脉破血溢,离经之血渗瘀脑腑,阻于清窍,压迫脑髓,故见脑气逆乱,神明昏蒙,六神无主。故见人事不知,面恍白,唇紫肢冷,呼吸断续,口张便遗,甚至目珠固定,大小不一。舌淡,苔滑,痰涎布口,或牙关紧闭,手脚抽动。脉沉速。四诊合参,当辨证为“外伤昏迷——损伤晕厥证”本病中医应与中风,痫证等相鉴别之,中风多肝阳上亢之平素眩晕表现,痫证,多反复发作,症状相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