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 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刑法主观题--方鹏老师
()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而将钱某活埋导致其窒息死亡,属于因果
2
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 (或概括故意)。对此现象的处理,主要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一罪(或抢劫罪致人死亡即对死亡持故意)。
理由是,认为杀人之后大概率的会抛尸,杀人行为与抛尸行为之间具有依附关系,抛“尸”
行为不中断因果关系,杀人行为 (或抢劫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则
只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或抢劫罪致人死亡)一罪。
观点二:将赵某的前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 (或普通抢劫),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
致人死亡,对二者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想象竞合处理。理由是,认为杀人之后不一定会抛
尸,杀人行为与抛尸行为之间系独立关系,抛 “尸”行为中断因果关系,构成故意杀人罪
未遂 (或普通抢劫)。后行为导致死亡,但行为人对后行为只有过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
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罪。
2、关于孙某的三个行为的定性
()孙某对钱某的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孙某明知钱某没有死亡,却催促赵某动作
1
快一点,显然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对钱某的死亡也起到了作用。即使认为赵某对钱某成
立抢劫致人死亡,但由于钱某不对抢劫负责,也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观点一:倘若在前一问题上认为赵某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或故意的抢劫人死亡即对死
亡持故意),则孙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 (从犯)。
观点二:倘若在前一问题上认为赵某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或普通抢劫)与过失致人死
亡罪,那么,孙某就是利用赵某过失行为支配他人实施故意杀人,系间接正犯。
()孙某索要名画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孙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本罪的构成
2
要件,因为以揭发他人违法犯罪为手段、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而索财的行为,也属于敲诈
勒索行为。
观点一:对孙某应当按800 万元适用数额特别巨大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并将取得价值8000 元的赝品的事实作为量刑情节,这种观点将数额巨大与特别巨大作为
加重构成要件。这是司法实务中的一般做法,可参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
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2011〕7号)第6条规定:
“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
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观点二:对孙某应当按8000 元适用数额较大的法定刑,认定为犯罪既遂,不适用未
遂犯的规定,这种观点将数额较大视为单纯的量刑因素或量刑规则。这是理论观点,有人
认为是基本犯既遂、加重犯的未遂想象竞合,择一重处;或者认为以加重犯未遂论处,其
余事实作为量刑情节;或者以实际所得即基本犯既遂论处,事实作为量刑情节。
()孙某出卖赝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因为客观上虽在售假的行为,但行为人主
3
观上孙某以为出卖的是名画,不具有诈骗罪故意。客观主观统一不构成诈骗罪。
【关键词】
财产性利益;抢劫罪;侵占罪;事前故意;利用他人过失行为支配他人;部分既遂、
部分未遂;加重构成要件;不具有诈骗罪故意。
四、2014 年案例分析题演示:甲、乙、丙、丁、戊贪腐案 (贪污贿赂犯
第 15 页
2018 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刑法主观题--方鹏老师
罪)
【案情分解】(1)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 (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
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 (非国有企
业)购买的假象 (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
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
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事实一)。
(2)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
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
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
汇出 (事实二)。
(3)甲、乙见事情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DOC
- 2006山农农业大学校园文化活动DV视频录制申请及审批表山农大南.DOC
- 2006年全国高速公路网运输分析-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PDF
- 200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验收结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DOC
- 2008年上海科研院所所务公开工作状况调查问卷-上海教育工会.DOC
- 2008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DOC
- 2008年地球深部流体与油气资源学术研讨会征求-成都理工大学.DOC
- 2009年河池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
- 2010年6月江苏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DOC
- 2010年CBA全明星周末赛场主持人口播词.DOC
- 2014年江苏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轻纺食品类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实施.DOC
- 2015年两纲信息-福建妇联.DOC
- 2015年全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台州住房和城乡.PDF
- 2015年湖北暖通空调制冷与热能动力学术年会在汉召开.DOC
- 2015年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武汉理工大学科学.DOC
- 2015年选举资讯手册及日程表.PDF
- 2015桦甸交通运输局部门决算2016年08月31日.PDF
- 2015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表-镇江科技局.DOC
- 2016企业质量信用报告鲁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五.DOC
- 2016全国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汇总表wps-交通运输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