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火监护人培训;典型案例;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3、燃烧的类型
(1) 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
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丙酮-20℃;乙醇12 ℃ ;乙酸39 ℃等。
(2)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甲醇385℃,乙醚160℃等
(3)自燃: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自发引燃。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 ℃。
闪点、着火点、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1、火灾定义
定义: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火灾性质分类
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
D类火灾为金属火灾;
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
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3、爆炸
定义: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按照爆炸的性质不同,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4、火灾的发展规律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 5、灭火的方法
隔离法: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控制炎热蔓延。
冷却法:往火焰中喷入吸热量大的物质,降低温度,燃烧速度会减慢,当温度低于可燃物燃点时,燃烧停止。
抑制法(又称化学反应中断法):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使燃烧中断而灭火。
窒息法:阻碍空气或其他助燃物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1、使用灭火器材 ;2、使用室内消火栓 ;3、使用固定消防设施 ;◇ 火势难以控制时,及时撤离,不要盲目扑救;
◇ 按照疏散标志指示道路逃,走疏散楼梯而不要乘电梯;
◇ 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时,不要站立行走,可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尽量使用湿毛巾等物捂住口鼻;
◇ 火灾时,一旦人身衣帽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切记不能奔跑。身上着火,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1、动火作业定义
下列种类属于动火作业管理范围:
(1)气焊、电焊或切割;
(2)喷灯;
(3)明火熬炼;
(4)电钻、砂轮、风镐(仅限于易燃易爆设备、管道本体及防爆区域内);
(5)爆破作业。
注:
◇ 原设计在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切割、明火作业(含电加热等),不属动火范围。
◇ 厂区禁止焚烧枯草、杂物、垃圾及其它遗弃物。
◇ 厂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2、禁火区域范围
禁火区域范围涵盖全公司,除已划定的固定动火点外,动火作业都必须制定公司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防范措施,安排动火监护人。;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监护职责;三、监护职责;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动火监护人须落实动火作业监护职责:
◇ 动火作业前——检查动火点周围情况,监督落实防火措施,并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 动火作业中——对周围以及高空动火作业下方等受影响区域进行巡视,当现场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包括人和物),有权立即制止动火作业;
◇ 动火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现场,在确认无火种隐患,并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后,方可离开动火现场。其中:
高空动火作业及动火作业时火星飞溅可能影响到周围可燃物的,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方动火人和监火人进行检查、确认,半小时后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
在电缆夹层、电缆沟和其他有电缆的地方的动火,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方动火人和监火人进行检查、确认,半小时后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一小时之内,委托方检查人必须到现场再进行一次检查。;当动火作业出现以下不安全状态时,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动火,并向相关单位、人员报告:
① 未经动火审批,或超过动火作业许可证上规定的时间、范围的动火作业;
② 未经检查确认,擅自进行的动火作业;
③ 动火作业人员有违章行为的动火作业;
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