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 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10.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1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A、这是我国古代哪位皇帝说的话? B、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C、这句话体现了这位皇帝什么样的 治国方针? 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1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①这是谁的诗句?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 候的景象?(2分) ②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 而被打破的?(2分) ③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该诗 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 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北宋 契丹 西夏 金国 南宋 1.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 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⑴此话流行于哪里? ⑵“岳家军”有什么特点?“岳家军” 大败金军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⑶为什么说岳飞抗金是正义的? 17、材料:“大宋皇帝谨致书契丹皇帝 陛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 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 银十一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 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 ②材料中的“北朝”是指哪一政权? ③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④你认为该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蒙古 元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④与南宋并立过的民族政权: ①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②( )年他建立了蒙古国因此被尊为( ),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 蒙 古 和 元 建 立 ③元朝建立时间是( ),建立者( ),他就是( )都城( ). ④南宋灭亡时间( )年,抗元英雄( )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写下《 过零丁洋》 ①( )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 ) ②治理( ) ③推广( )的种植。 发 展 农 业 ①目的为便利( ) ②开凿大都至通州的( ) ,山东临清至东平的( ) ③还开凿了规模空前的( ) 逐步以( )为主。 开 凿 运 河 ①元世祖在中央设( ) 地方设置( )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始于( ) ②元朝设立( )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 ③加强对琉球即今天 ( ) 的管辖。 管 理 国 家 ①汉族人开发边疆 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 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什么区别。 ④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融合形成回族。 民 族 融 合 表 现 1、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①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 在位的皇帝是谁? ①南方( ) ②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 ( )增加了南方的( ) ③南方( )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 ) 南方 农业 发展 的原 因 1、阅读下列材料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 今天的哪儿?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2、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融合的空前发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