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乐学数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兴趣 乐学数学 发布:杨春艳  时间:2011/6/13 15:01:13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2 讨论: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兴奋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又能集中注意力,抑制疲劳感,还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孩子以高涨的热情,在学习的“享受”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乐学、好学数学的情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究。 一.强化学习目的教育,培养数学兴趣。数学兴趣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的起点。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原动力,只有以此为数学动力系统的核心,才能带动其他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面对生活,针对实际,不失时机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杨乐等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神州五号飞船上天、三峡工程建成、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就连我们生产生活中也处处渗透着数学。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科教兴国,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数学。这样,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已努力学习的目的所在。学习目的就会成为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学习兴趣一旦唤醒,就成了他们数学学习起飞的跳板。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数学兴趣。学习数学,应该是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而数学学习则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感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渴望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提出富有情趣使学生感悟生活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主线。 1. 以乐引趣。“以乐引趣”就是设法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问“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这似乎太简单了,学生笑着回答:“圆形”。老师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呢?不能造成三角形、四边形吗?”学生一下子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这样车轮就无法转动。”老师随手画了个椭圆形,说:“那就造成这样的形状吧!”学生又大笑:“这样行起来会忽高忽低。”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气氛热烈地学习和讨论了圆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心情舒畅,趣味无穷。 2.以奇引趣。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对他们的好奇心加以诱发,唤起心理效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认知过程中,当旧知识不能解释新知识时,学生便会产生新奇感,就会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老师提出:“妈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姐弟俩,那么一份怎么表示呢?”这样创设问题,令学生感到新奇,产生学习分数这一新知识的迫切需要,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3.以熟带生引趣。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所以教学应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从学生所熟悉的语言引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处理事物的态度、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前老师准备好“大月饼”教具。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是中秋节,这个大月饼让爸爸、妈妈和小红分开吃,爸爸分得月饼的三分之一,妈妈分得月饼的六分之二,小红分得月饼的九分之三。你们说说,这样分谁分得多?”让学生开展讨论,再让三名学生扮演三个角色,亲自动手分,分完比较。当得出相等时提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怎么会大小相等呢”?这时,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都想早点知道其中的奥妙,老师趁热打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观察寻找规律。 三.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数学兴趣。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得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获取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呈现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环境。 1.探究知识结论推导过程激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一定程度来说,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觉得踏实,也易形成兴趣。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下列情境:由同桌合作,从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每个都表示1平方厘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