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举证期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并实施举 证期限制度不仅仅是维护了程序正义、提高了司法效率,更重要的是有 利于提高我国公民对于法律的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2012年8 月我国立法机关修订了 《民事诉讼法》,2013年1月1 日新民事诉讼法 开始实施。新民事诉讼法中增加的第六十五条规定了举证期限制度,这 标志着举证期限制度从司法解释上升为正式法律,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 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但是新民事诉讼法只在第 六十五条中做了概括性的规定: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 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 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这 种概括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如何将文本的法落实到实际的法, 将举证期限制度落到实处,又让当事人能够接受这样的法律后果,这就 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继续研究和实践。 据此,本文以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为线索,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案 例分析的方法,对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所涉及的不同关系的平衡进行辩 证的分析,最后结合司法实践需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共分为 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类案介绍,笔者选取了6个典型案例,并分为证据失权 类、处罚当事人类、不处罚类等三类,类型化案例更有利于针对性的研 究和分析。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素材,有利于强化论证的效果。 第二部分就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法律后果进行了辩证分析。该 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从当事人自我责任与诉讼义务的平 衡方面对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承担法律后果进行了分析;其次,从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需求的平衡方面对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承担 法律后果进行了分析;再次,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平衡方面对民 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承担法律后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个案真实和 司法公平的平衡方面对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承担法律后果进行了分 析。 第三部分为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的现状及存在问 题。该部分首先陈述了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的沿革 及现状。其次指出了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法律后果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司法解释的规定与民诉法不符;司法解释有缺失;没有发挥 证据失权的作用;逾期举证的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法律后果的建议。该 部分结合前文提出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 证法律后果制度提出了四点建议:修正司法解释与民诉法不符的规定; 补充司法解释缺失的部分;明确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适用范围;加大逾 期举证处罚的力度。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介绍,结合案例就我国民事诉讼 当事人逾期举证承担法律后果进行了辩证分析,并就我国目前的制度现 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希望本文对于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 逾期举证法律后果制度的发展与进步有所助益。 关键字:逾期举证;法律后果;民事诉讼法;证据失权; ABSTRACT Timelimitsystemofevidenceisanimportantpartofourcountryscivil litigationsystem,perfecting andimplementingtimelimitsystemofevidence isnotonlymaintainedtheproceduraljustice andimprovejudicial efficiency, more important is to improve our citizens for law of value and belief in socialismrule oflaw.InAugust 2012,the legislaturerevised civilprocedure lawinourcountry,January 1,201 newcivilprocedurelaw.Asprescribedin article sixty-five of the new increase in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time limit system of evidence, it marks the time limit system of evidence from judicia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