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后感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尘埃落定读后感精选 01 一个古老土司王国轰然崩解,以一个傻子(“圣婴”)的视角来讲述在最后崩解前,土司与土司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一方面土司之间互相通婚,基本上都是亲戚;另一方面为了占领土地与扩大统辖的平民数量,彪悍不屈,互相火拼,像极了维多利亚子孙们在欧洲各国的争霸。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傻子与哥哥为争夺土司展开的明争暗斗,傻子在边境上建立的贸易市场从内部打破了土司制度的狭隘与封闭,商业文明的起兴对土司制度的稳定性无疑是一记重锤。但导致土司最终瓦解的是时代的必然、历史的宿命。历史进程浩浩汤汤、任谁也不能阻挡。 小说作者可能受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小说影响,比如主人公是傻子(如喧哗与骚动的主角),主题关于一种制度、生活方式的崩解(如福克纳的美国南方庄园式回忆)。 虽然小说从一开始就预示了土司制度终将分崩离析,但在大厦轰然倒塌的一瞬间,似乎小说并没有展示出一种深沉的挽歌般的艺术力量。由于土司的典章制度、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描述在书中较为欠缺,致使整部小说离史诗性小说尚有不小差距——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脍炙人口、阅读体验畅快的好小说。 02 说来惭愧,这本书看得不算晚,却迟迟没有写一篇完整的长评。细察之,大抵是因为围绕其气势恢宏的文本,自己始终未能寻到一处足以让感受落地成型的切入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时隔一年,再度翻阅本书时,总算模模糊糊地找到了一个。 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能够写的故事模式基本上已经被穷尽了,再怎么绞尽脑汁也很难玩出什么新花样,最终所有文学家、小说家、作家,乃至二流耍笔杆子的在落笔时,比拼的东西都无非是叙事的方式,以及所表现的内容的新颖程度。 而《尘埃落定》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刚好让我坚定了自己的这种看法。 它的故事很精彩,却并不复杂:一个看似痴呆的土司家二儿子实际上极善观察,在一场始于国军的拜访的鸦片战争中,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一项从罕见的新事物——自由贸易。虽说如此,看清命运的主人公却并未能够逃离自己的宿命,最终死于历史的车轮下,一切尘埃落定,正如标题所言。 论情节,傻子翻身的路数,大可从《一千零一夜》、《威廉middot;豪夫童话》、《安徒生童话》中找到类似的模式。但是一方面,《尘埃落定》中所描绘的异域风光无疑让沉溺于都市生活的读者耳目一新;而另一方面,故事的叙述方式也让它迸发出奠基于史诗,却比史诗更加史诗的力量。 传统的英雄史诗往往以第三人称视角,描绘英雄的所作所为,但是阿来却选择了痴傻的“我”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整个故事。这制造出了两层反差:其一是别人眼中的“我”的痴呆和身为观察者的“我”的事无巨细的讲述过程所凸显出的惊人记忆力的反差;其二是众人(包括“我”自己)对痴傻的认同以及基于此行事时,“我”所表现出的睿智和其他人的愚蠢间的对照。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身为上帝的我们,都足以这种反差制造出的张力中,获得无与伦比的乐趣。这种带有些许报复心理的快感,正是傻子翻身式情节的核心乐趣所在。 然而,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却能够比第三人称的口吻带来对人物的心理、性格的更加深刻的认知,因为身为叙事者的“我”的心理,是完完全全袒露在读者的面前的。 与此同时,结合“我”痴呆的性格与身边众人对这样的“我”的轻视,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刚好把“我”彻底隔离在小说中的世界的法则之外,成为一个近乎遗世独立的观察者。世间一切纷扰动荡,都尽收眼底。不如说,恰恰是这种轻视,才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真诚——人们不在乎“我”如何看待他们,因此在“我”的面前,他们的行事更加自然,毫无顾虑。 于是在作者真诚且富有诗意的笔触下,以“我”为核心,命运的巨大齿轮在川藏地带的罂粟田间爆发出无声但又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桑吉卓玛、“我”的父母与大哥、童年玩伴、身份神秘的僧侣与神父、其他家族的土司、国军的特派员、解放军的代表,都如行星一般围绕着真正的“太阳”——“我”——运转(这一点与前一阵看过的钦吉斯middot;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十分类似)。伴随着“我”的发光发热,他们的形象也愈发丰满,愈发璀璨夺目。 但是与《一日长于百年》不同的是:在《尘埃落定》中,当我们用上述比喻阐述整个故事时,最终却会发现,太阳另在他处,即便如此睿智、如此厚黑的“我”,在面对终于露出真身的历史车轮时,终究也不过是星海深处一颗不起眼的星星,在星系的碰撞中,仍旧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此时,故事中所有粉墨登场的角色都降格了,让位给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命运。整个故事也因此变得更加宏大。 颇具现代性的农贸大战与土司家族的民族传统的新旧对比固然新意十足,但相比之下,真正打动我的还是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手段,以及在这种叙事风格下所诞生的灿烂的人物形象。桑吉卓玛与塔娜两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