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 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 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 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 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 “中华世纪坛”碑文 碑铭这种文体,按照伊尼斯的理论,属于“占有时间”的媒介文体。即力求时间传播的久远,而相对忽视空间的占有。 3.碑铭文体的特性 在今天,大众传播日益倾向于对空间的占有,碑铭这种文体就慢慢消亡了。陈氏这篇碑铭,体现了石质媒介的文体特征 1.主词突出; 2.讲究修辞; 3.叙、论、辩结合。 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纪念碑,由陈寅恪撰文,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 文本分析 清华大学第一教学楼北端后山之麓,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正面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我国清末民初大学者 王国维先生而建。 1927年夏,王国维感于“世变”,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便修好遗书怀之,于6月2日,乘人力车从容地去到颐和园自沉于昆明湖。遗书全文如下: 1、背景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 当草草棺敛(殓),即行索葬于清华莹地。汝等不能南归, 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 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1929年夏,清华国学院停办,该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了这座纪念碑。 碑文是陈寅恪教授所撰,语意深长, 为一时之杰作。 碑式为梁思成所拟。 闽县林志钧(宰平)书丹,郭县马衡 篆额。 首先,正如陈寅恪所说,王国维是痛感传统 文化衰亡,自己无力回天,因而绝望而死。 他的死是为殉行将毁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王国维所信奉的是“悲观主义人生论”。王国维研究哲学始于康德,他早年深受康德、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自杀原因探析 再次,王国维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处于激荡变革之际,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时代。 在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里,人生问题更尖锐地凸现出来,迫使王国维不断地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心灵寄托之所在。而忧生忧世的“精神追求”犹如一条无形之锁链,贯穿于、缠绕于王国维的人生始终。多病的人生遭逢多难的时代,“忧生”和“忧世”一齐挤压着忧郁的他,驱使着他不断地追寻人生的真谛,消解人生的矛盾和困惑,为疲惫的心灵寻找片刻的安慰和宁静。 最后,王国维之死的当下意义在于启发人们重新认识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申明、确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现代社会和学术研究所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 例如《人间词话》就是他生命底蕴的流露,是他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晶。他认为,人间和地狱没有分别,人生是一场悲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永远的愁烦和揪心。他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这便是他出自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而对人生的解读。王国维天生忧郁悲观,而这种悲观主义哲学观又加剧了其悲观忧郁的品性。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己。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3、文本内容 文本解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立碑原因 2)为学之目的 3)王国维自沉之机 4)王国维价值之所在 5)对王国维的评价和赞颂 士之读书治学,其目的正是为了使自己脱离世俗观念的束缚,真理也正因此而才能够得以发扬广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头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上机真题卷3.docx VIP
- 第五章第二节创新实验:铜与硝酸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VIP
- 2025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答案解析)(中小学组).docx VIP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哈希cod_max_培训教材.ppt VIP
- 第五章第二节创新实验:铜与硝酸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VIP
- 建筑项目设计与施工配合措施.docx VIP
- 2025年辅警考试题库公安辅警.doc VIP
- 中国银行存款证明 正面资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