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3惊吓了吃货,攒了四年的口水,咽了回去
为什么万众瞩目的《舌尖3》,勾不起一点点食欲?
新年伊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
这档承载着亿万人期待的纪录片,带着满屏的香气回归,一经播出便掀起收视狂潮,超越同期热门电视剧,迅速抢占微博榜单。亿万吃货们边流口水边想着,还是原来的配方!
然而,热播的友情分还没刷够,豆瓣评分就从8点几掉到了4.7,无数的吃货们哭着喊:“那个又饿又美的舌尖哪里去了?”
middot; 01 middot;
《舌尖3》一共8集,每集50分钟,分为: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探讨食物和中国文化间的关系。
正如新导演刘鸿彦所说:“如何寻找定位,在前两季的基础上,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发展,我们在不断思考。”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第一集的《器》,立意应该还是不错的。
但是,当食物器具这个主题,撕开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口子,却变成了:章丘铁锅经过7道冷煅,5道热煅,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1000度高温,3600次捶打,据说强大到清水炒鸡蛋也不粘锅,180deg;翻转黄花鱼也不洒汁。
而紧接着的淮阳菜刀,银杏砧板一上场,怎么看怎么像电商广告。而更加惊讶的是它们登陆某宝就瞬间售罄,以至于客服连上厕所都觉得远,老板则对着还在买车票的代购说:已经卖断货了。
舌尖系列每次播出都能带火很多产品,曾经的毛豆腐在某宝搜索增长48倍;一家网店卖云南诺邓火腿,33单销售有32单是在节目播出时成交;空心挂面则被预订了三年。
然而,这样的火大多还是藏在食物背后的,而《舌尖3》里对于器物的介绍是那么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倒是那个名不见经传,又独家冠名的法国柏阁葡萄酒一直杵着,以及各种名厨、餐馆的招牌一个接一个。
结果便如微博网友@风息神泪说的,“看了几眼舌尖三,散发着一股lsquo;本商店马上就要开分店,欢迎联系加盟rsquo;的气息。”
middot; 02 middot;
对于人物,《舌尖3》似乎执拗地想要突出匠人精神。与以往的舌尖系列不同,《舌尖3》加入了大量采访元素,83岁的老铁匠和儿子儿媳一辈子执着于打铁,“不后悔”,“还想多干两年”,几百个泡菜坛子在窖里发出“咣咚”声,则是“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
这种对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的匠人精神的强调,固然是这个时代所缺,但在“舌尖”上未免跑偏。
《舌尖1》的美食顾问蔡澜先生,在《没有什么了不起》里说得很对:“凡艺到lsquo;精极rsquo;处,并非讲什么艺能,而是要专心,要勤奋,要积极。我们看到一个辛勤又工作愉快的人,爱得要死,巴不得他们永远不辞职。”
middot; 03 middot;
当然了,耐心的吃货们不会放过舌尖的这场盛宴,于是他们接着看了下去,无奈看着看着,很多人却一起唱起了《凉凉》。因为即便没有了第一集里不能吃的锅,《舌尖3》的最大败笔还是不够好吃。
这个号称融汇了60后,70后,80后,90后,近200人的制作团队,历时10个月,跑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115处地方,采访了300多人,400多种美食,拍摄了40T高清素材后,筛选出了什么样的美食?
我们天天能见的煎饼果子、麻辣烫、冷锅串串、胡辣汤。
这些东西不好吃吗?好吃。
但是这些东西拍出来感觉不好吃。
镜头可以拉到最近,近到热气腾腾的蒸汽模糊掉镜头,是啥东西都分不清,更别提好吃了。
器具和食物根本没有配色,乍眼一看这调色,毫无美感,融为一团。
刚出笼的包子,竟然看不清包子上的褶子。
而有网友更是哭着喊,看起来好有食欲的八宝葫芦鸭连整只儿还没看到,几秒就闪过去了,而煎饼果子居然拍了6分钟。
更不要说这盘“橘子杯”了。啥东西?连个正脸也没有。
一碗传说中“清雅纯粹”的酒槽芋头面,网友调侃拍出了蛔虫感。
慢速镜头的拖影,DV画像的视感,尴尬的采访镜框,连视频的普通曝光都很有问题。
而这就是,半夜爬起来等泡菜坛子发酵拍摄,40T素材剪到昏天黑地的效果?
middot; 04 middot;
不仅所选食物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且采集在一家一户,缺少地方群像的勾勒,也缺乏代表性。
比如天津煎饼果子,每家楼底下怕都不差,这么多家不分伯仲,要挑出个代表也不容易啊。
这样的结果就是,广告宣传成全了极为少数的幸运儿,却忽略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而这样的代表在观众心中,也根本不能唤起对家乡美食的自豪。
至于乐山的麻辣烫和冷锅串串分不清,钵钵鸡和跷脚牛肉没上场,水盆羊肉哪里的不知道,回民街的肉夹馍说好吃一定有本地土著在大喊冤枉,同时又加了一个内心戏:完了完了,下次我该怎么和外地人解释?
不禁想起舌尖前两部的导演陈晓卿,节目里呈现的每种东西,都是自己和团队人员不报姓名,悄悄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