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pt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中国先进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地主阶级 改革派:睁眼看世界 魏源。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著作《海国图志》,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 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 四 国 图 志 著名 思想家 魏 源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洋务派: 自强、求富 *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先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 近代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等。 新式陆海军:北洋水师。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顽固派实力强大、封建性、依赖帝国主义、管理腐朽等原因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根本目的: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清王朝,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走的是一条“实业兴国”之路。 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 * 农民阶级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民不断增加.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了改革失败。但是人们却意识到农民是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们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救中国! * 资产阶级 改良派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方案: 维新运动: 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他们对敌人的夸赞、要向强敌学习的疾呼,使朝野为之一震。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坚决反对,认为是大逆不道。 守旧派势力强大。 改革不同于革命,她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众人信服的理论作指导,一个坚实的阶级基础等,这样变法才能成功。 * 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辛亥革命: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鲜明地举起反帝旗帜,反而幻想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最后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及其新走狗袁世凯妥协退让。同时相当数量的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使革命不能团结一切力量从而顺利进行下去。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国! * 各阶级领导的各种改革均失败。 中国急需要另一种方式。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倒下去了,有些人觉悟过来了,有些人正在换脑筋。” * (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一、中国工人运动发展为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一、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时间 罢工情况 1895-1913 70余次 1914-1918 89次 1919年1-5月 19次 * 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 李大钊的关键作用 (1)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他是在中国号召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人。 (2)李大钊的宣传的影响。 *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即:   一、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