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府小事(心情随笔)
近日柳府出了两件喜事。其一为柳大少爷柳远成亲了,这其二,便是柳小少爷柳知高中了。
柳太傅柳羡身为如今朝廷的中流砥柱,比起第一桩喜事,他倒是更愿提一提第二桩。香火传承固然可庆,可幺儿做官,便是柳家为皇室鞠躬尽瘁更添了几分助力。如今皇上身子骨远不如从前了,朝中虽一片平和,可私底下暗流汹涌。柳太傅居安思危,深觉职责重大,道阻且长。每每夜中惊起,不是梦见怀王篡位就是云家弄权,因此纵然行事如清风朗月,在朝中颇得深得敬重,脸色也总是难看的。
明日就是颁发新科进士封赏官职诏书的日子了,柳羡不由得思量一番。柳知虽春闱高中,可并非什么靠前的名次,看来顶多只能封个从六品,再外放地方。柳羡刚正自持,定不会为了儿子去讨便宜,该熬的还是要熬,日后出人头地了,才算是柳家好儿郎。
想着想着,柳羡惊觉,从下朝回来,已半日没见柳知了。
柳小公子,恭喜啊。颂世书局内,馆主苏方易正笑吟吟将刚沏好的茶推给面前书生模样的人。只是日后,这稿子,怕是莫再多写了。当了官不比从前,总得注意身份。
那书生一袭长衫,风姿秀雅,正是新科进士柳知。柳知端起茶,闻言笑道:苏馆主说笑了,我若是封笔,贵馆可不就亏了?
苏方易睨了一眼柳知方才润色过的书稿,字迹飘逸,赏心悦目,心道柳知还真是风趣,但是客气一下罢了,哪让他当真了。
说实话,我俩结识这么多年了,我一向不明白你为何总写这些志怪传奇。民间故事多而繁杂,江湖上又瞬息万变,虽为茶坊戏馆津津乐道,可终究难登大雅之堂。你若是个穷书生,科举之余难以维持生计倒还好说,可柳府乃名门望族,你又是太傅的幼子,那就是自损门面了。
柳知隔了袅袅茶雾轻笑一声,并未接话。
你自小学的都是些典纶雅贤,名家之作,怎样就走了这条岔路呢?
柳知左手拂过书稿,淡淡道:兴许我生来就并非是什么世家的公子,只是向往快意江湖的一抹浮尘罢了。
是啊,西山红叶生的名头谁人不知,只是众人不知这传奇逸事竟出自柳太傅幺儿之手。也是你莫不是要藏一辈子?
柳知沉吟一阵方道:我仍记得我爹教我的第一部书,并非《论语》《中庸》之流,而是《横渠易说》。我学会的第一句便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苏方易点了点头。
柳知轻啜一口茶,依旧不徐不疾:我爹不,我们柳家,总是如此。因此我幼年习文,我爹并不期望我如何惊才绝艳,倒是扎扎实实逼我看了诸多忠臣录。
此时门口一个小厮蹇进来,苏方易将书稿摞起递给小厮,又转头向柳明白:柳太傅一身风骨,想来也定能登入礼部修撰的忠臣录,成为后世典范了。
料想正是如此,因此即便是我再钟情的文章,大抵也只能顶着西山红叶生的名头来刊印了。柳知面上波澜不惊,仍旧不徐不疾道:生作柳家的人,便要做好柳家的事,这是柳家给我上的一把锁,亦是我自己上的一把锁。
是了,苏方易转念一想,离柳知头一次来书局找上他,已经过了六年春秋,而书局上下的人,只以为这二位是什么至交,竟丝毫不知柳知就是西山红叶生。
苏方易与柳知相识多年,了解他的脾性,要不就不写,否则就是大手笔。他忽而有些好奇,问了一句:你此次的传奇又是因何而做?
柳知眉目稍稍显出了些光彩,道:我两年前曾去过一趟丰乐县,你可曾记得?
你是说你差点在寿念山慈寿姥姥庙险些走失那次?
柳知皱了皱眉:我但是同一位老者攀谈了一会,并非走失,是那群小厮大惊小怪,想必回来还传出去不少。顿了顿又道:那时,我听闻丰乐县有个村子,十多年前一夜之间竟陷了下去,好似一个大碗,便得了个大碗村的名字。慈寿姥姥棺也是那时从水井浮上来的,之后便被尊为神仙了,我但是好奇想去寻访一下慈寿姥姥的仙身。唔,这自然只是一种说法,我并不信鬼神,只是此事诸多蹊跷,我实在很有兴致。
苏方易点了点头:这确实算桩奇事。
我在慈寿姥姥庙逛了一阵,并未发现个性之处,倒是有位老者的话,令我遐思不已。晋有陶公所做《桃花源记》,所言捕鱼人之奇遇,实在精妙绝伦,绝非机缘巧合所能为之。而慈寿姥姥棺木从地底浮起,其中缘由,无人可知,却令我想起了从前听闻的一个黄泉国传言。关于此事,我不便多言,所思所感,尽在这本《乱世侠盗》里了。
送走柳知后,苏方易不禁心生感慨。
日后凡我所作,均送至颂世书局,只有一条,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我是西山红叶生。
六年前苏方易看着举止端正,温和儒雅的少年郎递过来一沓手稿,首页清秀墨迹凝成几个字:琅岐旧事,抬头听见少年似是不经心提了这么一句。
那夜,苏方易反反复复翻阅柳知的手稿,久不能眠。
没想到这少年看起来十三四岁的模样,竟也能写出这等江湖风云,恩怨纠葛,难能可贵的是,这故事不长却跌宕起伏,细节处显然经过了几番推敲,寻不出纰漏,结尾似意料之外,又合情理之中,恰似余音绕梁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