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新校正”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两中医学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一、《素问》“新校正”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学术成果的产生都与其所处的时代,如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学术 环境等密切相关,《素问》“新校正”的形成也不例外。 (一)历史背景 中国医学发展到公元7—8世纪的唐代,已达到了成熟时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 文献资料。但是在五代战乱之后,医书和其它文化典籍一样,损失很大。正如《宋史·艺 文志》所载,“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而 唐之藏书,开元最盛,为卷八万有奇。其间唐人所自为书,凡三万卷。”至宋代,“三 馆有书仅一万二千卷”(《挥尘录·卷上》)【l】,因此征集、校勘、整理古文献资料势 在必行,尤其是对于救民众于“枉天”之灾的医学文献更是迫在眉睫。 赵宋立国以后,历史重新出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北宋统治者在政治上奉行“重 文轻武”的国策,在经济上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得到空 前的发展,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必然成为文化事业获得 高度发展的重要条件。“国昌修书治文”是历朝历代圣明之君都必然采用的治国方略, 这-N国利民、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向世人昭示国富民强、民族兴旺的具有多方面效 应的明智之举。赵宋王朝自然也不会错过,所以在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旌。例如扶 助文教事业,给予文人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大大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使得倾 心学术、精心文章、崇尚文化的社会风尚蔚然形成,这些都为整理校勘医书创造了重 要的社会条件。 (二)印刷术的进步 印刷术虽然在唐代己发明,并开始进入实用,但当时仅为木刻印刷,而且主要用 之于佛经和历书的印制传播,但医学书籍仍然只能靠学者们传抄手写,因而既难广传, 也易讹误。至于歧义、疏漏、脱旬等现象,更无法避免。有的甚至重复颠倒、散乱无 章,面目全非。于是考校整理历史典籍,就成为迫切的客观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整 理校订古典医籍的工作已提到日程。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创立了活字印刷术, 使印刷技术得以改进,加之造纸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使刻书事业从此得到了飞速 发展,给医药学书籍的整理和大量印刷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如纸张)条件。 (三)宋朝政府重视医学 宋朝政府非常重视医学事业,据史书载,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喜好医书,曾为其 2 《素问》。新校正”研究 弟艾灸治背,在其皇兄的影响下,宋太宗也时常留意医术,“藏名方千余首,皆常有 验者”(《宋史·王怀隐传》)【2】。上行下效,故北宋九个皇帝中,至少有五位通晓医 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者也”(《孟子·告子上》),在各级臣僚之中,精通医学者 不乏其人,王惟一编著《针灸铜人》即其例,林枢密(亿)等人更是亦官亦医之人, 有这些在政府各级中手握权柄之人对医学及医学研究的重视,使宋代医学得以充分发 展。 1、政府多次征求、校勘医书 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徽宗等历届朝廷,广开征书之路,并制订了相应的 奖励措施,使散落并保存于民间大量珍贵的医药学文献重见天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如太宗时诏献书三百卷以上者受以官,以下者赐钱(《容斋五笔·卷七》),开宝四年 (971年),皇帝发靠“访求医书诏”,大量“购求医书”,并明确规定凡献书200卷 以上者,均给奖励。公元1026年,宋政府又下令全国再次征集医药书籍,因而《宋 史·艺文志》等记载,当时国家图书馆所收藏的医药卫生保健书目达590部,3327 卷之多。这些措旌使国家藏书在多年战乱之后,重新得以丰富。为了能使如此之多的 医药书籍更多地为宋代的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于是宋政府又组织了一些医学家、目录 £4 学家、校勘学家予以整理:如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 志、翰林医官瞿煦、张素等人,参考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对唐《新修本草》作 了校勘、整理和增补,经翰林学士卢多逊等详定为《开宝新详定本草》。太宗即位之 初,即诏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合已藏良方共达万余首。公元981年又 于各地购求医书(《宋史·太宗纪》)[3J。 2、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宋仁宗年间,政府空前重视古医籍的收集和整理,“屡诏儒臣,校定篇目,伪谬 重复,并从删去。”由于《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中的群经之冠,《素问》又是《内经》 所载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