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抒情散文欣赏:永远的父亲.docVIP

关于父亲的抒情散文欣赏:永远的父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父亲的抒情散文欣赏:永远的父亲 不知不觉间,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三年个年头了,每每回想起来仍感觉好像就在眼前似的那么真切,穿着我打折时给他买的蓝色套头衫,笑吟吟地,仿佛还在对母亲说着:“小闺女买的这件衣服穿着就是舒服呢!”我的眼眶又禁不住湿润 2005年元月4日,那是一个终生都将铭记在我们兄弟姐妹记忆中的灾难日,父亲因为突发心肌梗塞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只有六十五岁。在他临终之前,我们四个子女竟没有一人能守在身边,悲恸愧疚之心想到就锥心刺骨,悔恨不已。当时父亲和母亲是居住在离县城四五十公里以外的乡下老家的,等我和哥哥闻讯赶到镇上医院时,那一幕已经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彻肤之痛了 就在老家的乡镇医院的大门口,几十个族里的父老围着一辆破旧的农用机动三轮车沉默。车上,父亲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悲伤无助的母亲,孤零零地伏坐在他的身旁,声声凄婉哀怆!当时的天空正沸沸扬扬地下着细碎的雪屑,在医院门口灯光的折射下,簌簌地落在母亲孱弱的肩膀,斑白的发丝,以及父亲静默的脸庞那一刻,仿佛所有的一切都静寂到了近乎空灵,惟有心碎的声音迸浆而发,意识全无 父亲就这么走了,那一场罕见的大雪,足足下了一天两夜,染白了天地万物,也冻结了我们失亲儿女的热泪成霜。办完父亲的后事之后,哥姐陆续都回城工作了,我一个人留在老家陪伴母亲,商定好五七之后便接她回城和我们一起居住,虽然母亲执意想要留在老家,说她早已经习惯了守候的日子,就当父亲还像从前一样在外地工作了吧,可是我们怎么能安心让她一个人留在老家孤单呢? 那年冬天的小村好像比以往更加寒冷安静,尤其是在那场雪后,房檐下的冰凌滴挂的足有一尺多长,像极了锋利透明的锥子,在阳光的折射下微微泛着晶莹的泪光。百蛰遁迹,偶尔有几只饥饿的麻雀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从洁白的屋顶掠过,以及村子里牛哞犬吠的稀疏声断续传来,让压抑的悲伤更加无处可逃。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啊,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清闲地在老家呆过了,因为工作和孩子上学的关系,以往每次回来看望父亲母亲,时间也都是很仓促,最多不过一两天便匆匆离去,没想到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承欢膝下的时候,代价却是如此地惨重 在五七的那段日子里,我时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外的厦檐底下发呆,看墙角那一丛青绿的竹子在积雪的映衬下越发葱翠,听母亲弱弱地絮叨着父亲生前的琐碎以及这满园子的曾经和过往。老家的院子很宽敞,有六间屋身的宽度,长度也有三十多米,别人家都想着怎么把院子里盖满房子时,父亲却选择种了好多果树,什么桃树杏树李子树,枣子柿子红石榴,每到春夏秋季,满院子的红黄白绿,芬芳四溢,果实累累的,特别喜人。尤其是靠西墙角的那株石榴树,好像又长高了些,细密光溜的枝桠都快伸到院墙顶上了。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八月里那满树如红宝石般沉坠咧嘴傻笑的红石榴,看到父亲头戴草帽身穿蓝衫在果树丛中忙碌的高大身影,听到父亲自豪喜悦的声音在耳畔回响,他说“这棵石榴树比你二姐的年龄还大呢,年年都结这么多石榴,个大籽小,可甜了,等中秋节你们回来都摘了去吃啊”。还有那棵老枣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年头了,枝繁叶茂地覆盖了大半个院子,翻盖房子的时候,因为碍事父亲也没舍得砍伐掉,它就好像是我们家族的一个传承和见证,早已融进老一辈的血脉和我们儿女的心中不可或缺了。因此父亲费了好大的劲 才把它挪到院子中间,小心翼翼的伺候终于活了过来,枣子依旧甜脆,只是没有往年结的多了。以往每年这棵枣树都会结很多的枣子,嘟嘟串串地挂满了树梢枝桠,惹得邻居家的孩子们来来去去眼馋的不行。记得那年枣子成熟的时候,父亲等不及我们回去,便在树底下铺上麻袋片儿旧毛毯,用竹竿小心翼翼地打下来,左邻右舍的送了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便坐车赶到县城给我们送来了。他来的时候我还没有起床,扛着整整一蛇皮袋枣子,父亲说,“留一半与你哥哥两家吃,剩下的趁着早市赶紧拿去卖钱给孩子添件新衣裳。”望着父亲被汗水浸湿的后背,听他因背枣子赶路劳累而略带喘息的声音,我的泪瞬间就蓄满了眼眶,这么沉重的一大袋子枣,父亲是得起多早从老家驮到镇子上然后再坐车送来?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吃到更新鲜甜脆的枣子,为了不耽误我去赶早市卖钱,为了给他的外孙添一件新衣裳,而他自己可舍得吃了几颗呢? 听母亲说父亲在十二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相继离世了,撇下大姑、父亲和两个更为年幼的叔叔相依为命,多亏村子里好心的老人和亲戚的照顾帮助,才得以从那个饥荒动荡的年代存活过来。父亲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曾经帮助过我们家的老辈,父亲都当亲生父母一样的孝敬,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忽然发现家里多了一位老人,八九十岁的样子,颤巍巍的,手还不住的抖动。母亲告诉我说是前队的本姓爷爷,以前困难时期曾经对父亲姐弟几个救助最多的老人,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儿女又都在外地,寒冬腊月的,父亲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无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