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应用】 一、润肺止咳 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 1.本品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功专润肺止咳。 2.药性不偏寒热 3.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4.应用:广泛用于多种咳嗽。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嗽皆可用之。尤其长于治疗久咳、虚咳。 二、灭虱杀虫 蛲虫、阴道滴虫、头虱、体虱等。 治蛲虫病为多用,以本品浓煎,睡前保留灌肠 治阴道滴虫,可单用,或配蛇床子、苦参等煎汤坐浴外洗 治头虱、体虱及疥癣,可制成2O%乙醇液,或5O%水煎剂外搽。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外用适量。 久咳虚嗽宜蜜炙用。 紫 菀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紫菀 根及根茎 生用或蜜炙用。 【产地】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安徽等地。 【采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编成辫状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紫菀、紫菀茸、炙紫菀。 【性味归经】苦、辛、甘,微温。归肺经。 【功效应用】 润肺化痰止咳:咳嗽有痰。 本品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长于润 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对咳嗽之证,无 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 款冬花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款冬 花蕾 生用或蜜炙用。 【产地】主产于河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 【采制】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阴干,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款冬花、冬花、炙冬花。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应用】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多种咳喘。 治咳喘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随证配伍。 本品与紫菀具有相似的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款冬花偏于止咳,紫菀偏于化痰。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外感暴咳宜生用,内伤久咳宜炙用。 马兜铃《药性论》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成熟果实。 【产地】前者主产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后者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采制】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晒干,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马兜铃、兜铃、炙兜铃。 【性味归经】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 一、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肺热咳喘。 本品性寒质轻,主入肺经,味苦泄降,善清肺 热,降肺气,又能化痰。 二、清肠消痔:痔疮肿痛或出血 本品又入大肠经,能清除大肠积热而治痔疮肿 痛或出血 三、清热平肝降压 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煎汤薰洗。 一般生用,肺虚久咳炙用。 【使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溏者禁服,胃弱者慎服。 枇 杷 叶 药材来源 蔷薇科植物枇杷 叶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枇杷叶、炙枇杷叶。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一、清肺止咳:肺热咳嗽,气逆喘急。 本品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具有清降肺气之功。 二、降逆止呕:胃热呕吐、呃逆等。 【用法用量】 1.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2.叶上有毛,炙掉或刷掉毛,便于服用 3.蜜炙,可以增强滋润作用 桑白皮《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采制】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挖根,刮去黄棕色粗皮,剥取根皮,晒干,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桑白皮、炙桑皮、桑根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 【功效应用】 一、泻肺平喘 肺热咳喘等 清泄肺热 泻肺 导泻肺中痰水 肺热咳嗽痰多、 降泻肺气 痰少均可使用 治肺热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泻白散 若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可配麻黄、杏仁、葶苈子等宣肺逐饮之药同用; 治肺虚有热而咳喘气短、潮热、盗汗者,也可与人参、五味子、熟地等补益药配伍 二、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等 本品能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尤宜用于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葶苈子《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成熟种子。 【产地】前者称“北葶苈”,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