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研究-脑血管病专业论文.docxVIP

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研究-脑血管病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PAGE 10 PAGE 10 绪 言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于 1990 年首次被 Chin 等[1]报道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其特点是心肌心内膜表面存在大量显著的肌小梁 以及交错深陷的与左心室腔相通的隐窝。胚胎发育的 5-8 周是人类的心肌组织由非致 密化发展为致密化的过程[2、3、4]。目前认为 LVNC 是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致密化过程 停滞造成的。过去一直认为 LVNC 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疾病,过去资料表明 LVNC 在 儿童中的发病率0.1/100000 [5、6] ,在成人中的发病率0.3% [7、8]。但是,随着临床对该 疾病的认识提高及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CM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发现该疾病并 不罕见。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队列研究中,发现高达 23.6%的患者存在左室心肌致 密化不全[9];在高血压患者中,5%患者存在 LVNC,3%的瓣膜病患者存在 LVNC[10]。 超过 40%的 LVNC 病人有家族史,当然也有散发病例[3]。LVNC 是一种渐进性的心功 能障碍性疾病,早期患者多无症状,后期出现心脏的扩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1]。 临床上,LVNC 常伴有系统性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造成体循环栓塞[8]。 LVNC 可以是呈现家族发病,也可以是散发。绝大部分家族病例是以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的模式发生,部分家族患者呈现 X 染色体连锁遗传模式[10]。成人患者中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较常见,而在儿童患者中 X 染色体连锁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线粒体 遗传均有报道。根据文献报道明确与 LVNC 有关的突变基因包括:1)与心肌能量代 谢相关的基因如 TAZ 基因,其突变可造成 LVNC,另外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也可造成 LVNC[11];2)编码心肌结构蛋白或相关蛋白的基因如 MYH7 基因、编码心肌型肌动 蛋白 ACTC 基因、编码心肌心肌肌钙蛋白 T 的 TNNT2 基因 [12,13]、ZASP 基因(编码 心肌肌小节 z 带蛋白)[14]、DTNA 基因[15];3)其他基因如 lamin A/C 基因(编码核纤 层蛋白)[16]。 目前对于 LVNC 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包括心脏的 2 维心脏超声,多普勒超声 及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 LVNC 的彩色超声诊断标准是 2006 年由 Jenni 等提出:1)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孤 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2)可见到典型的两层不同的心肌结构,致密化心肌层(外层) 较薄,非致密化心肌层(内层)较厚;3)其间可见深陷隐窝,心室收缩末期非致密化 心肌层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层厚度比值2; 4)心脏彩超可测及深陷隐窝之间有血流灌 注并与心腔相通,而不与冠脉循环相通[16]。CMR 的 LVNC 诊断标准主要应用心脏超 声的诊断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由于 CMR 的成像质量高,诊断的敏感性高,心室 收缩末期非致密化心肌层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层厚度比值应该大于 2.3[18]。 目前对于 LVNC 的治疗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心衰,心律失常及血 栓疾病的药物治疗。对于一部分终末期的心衰可以采用心脏移植及心脏同步化起搏治 疗,对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植入性起搏器的治疗。 目前的 LVNC 的资料主要来之国外研究者国内尚没有对 LVNC 进行系统的临床 及基础研究。国内外也尚没有采用心脏核磁共振显像对 LVNC 进行队列研究的报道。 本研究收集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2006 年 11 月-2008 年 8 月收治的 LVNC 的 患者,进行临床及 CMR 影像学研究,统计中国 LVNC 患者人群的疾病特点,并评价 CMR 对 LVNC 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Chin T, Perloff J, Williams R, et al. Isolated noncompa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A study of eight cases. Circulation. 1990; 82: 507–513. [2] Stollberger C, Finsterer J, Blazek G.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abeculation/noncompact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addition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and neuromuscular. Am J Cardiol. 2002; 90: 89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