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安石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题目解说 “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文题的含义是: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同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自读课文 一、解释下列词语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自读课文 一、解释下列词语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华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自读课文 一、解释下列词语 我要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1.开篇交代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仲永的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课文图解 伤 仲 永 拓展延伸 * 作者 生卒年 朝代 称谓 代表 作品 字 号 诗文 风格 王安石 1021-1086 北宋 介甫 半山,谥号文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 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他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他先天得到的,远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 生五年 十二三矣 又七年 指物作诗立就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才能 年龄 不 使 学 2、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童年时期—— 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资非凡 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邑人奇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表现在—— 12 叙事 幼年天资聪慧——指物作诗立就 |(对比) |(扬—抑) 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 《珍藏》作文讲评.ppt
- 10、《我的叔叔于勒》课件.ppt
- 《怎样读诗》课件.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藤野先生.doc
- 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鉴赏.doc
-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马说》第一课时教案.doc
- 深度阅读——藤野先生.doc
- 山水知己袁宏道.doc
- 诗词5首.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