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狼的教学课例.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例 《狼》教学课例 作者:路漫 性别:女 职称:中教一级 学历:本科 单位:安徽省涡阳县第六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涡阳县第六中学 电子邮箱: l163.com 联系电话邮编:233600 PAGE PAGE 1 《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狼》是清代著名的作家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出自《聊斋志异》。《狼》节选自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本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再现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读过之后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无尽的遐想,拓宽我们对《聊斋志异》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也激发我们对狼的看法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具有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没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先引导学生去读去了解文中的内容。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让学生有圈划意识,画出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字和句子,老师加以指导,同时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由于蒲松龄是清代作家,让学生了解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积累文中重点的词语及句子。 培养学生学习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 2.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1、朗读?2.品读?3.讨论点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狼的阴险本质,学习向屠户那样用智慧与狼搏斗。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分析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的道理并多角度的认识狼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 1.多媒体播放蟋蟀、蚊子、蜜蜂及狼的声音,让生去猜,由此导入蒲松龄的狼。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让生去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结合课下注释读准重点的字词。 2、老师范读课文(配乐),易读错的字老师多读一遍(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觉得与老师读的不一样的读音标出来,自己动手去查字典)重点解释缀、弛、暇、顷的读音,让生理解去记。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重点字词的含义。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在书上,以便于记忆背诵,也助于今后的复习。有疑问的地方直接标记出来,大家一起共同解决。 2、小组交流,合作质疑 老师检查交流情况,出示字词及重点句子,小组抢答 止有剩骨 缀 一狼得骨止 并驱如故 窘 前后受其敌 苫蔽 眈眈 犬坐于前 意暇甚 洞其中 意将隧入 断其股 乃悟 狼亦黠矣 几何 重点语句翻译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合作探究,我会品《狼》 (一、)理清节 1、看图复述课文,让生说出本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从中任选一幅图,可以从屠户或狼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并加入适当的心理描写。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从狼的角度概括文章的内容或者从屠户的角度理清文中的思路。 明确: 两狼?a.缀行甚远b.并驱如故c. 眈眈相向 d.?双双被杀。 屠户: 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学生小组活动并推荐一位同学讲。 (二、)析形象 1.用句式“我认为这是两只(一个) 狼(屠户),从 中”可以看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明确:狼非常狡猾 贪婪 凶残 惧 投以骨 复投之  窘 奔倚 积薪 弛担持刀 暴起 刀劈狼首 刀断狼股 明确:屠夫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五、我会“议”《狼》 1、作者仅仅在叙述狼和屠户斗争的故事吗?有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