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案 篇一:大学语文教案9 篇二: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卫风·氓 一、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十 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乐歌,包括十三“国风”加“二南”,即十五个地区的乐歌,计160篇。《雅》是周王畿一带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计105 篇,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计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韵律自然和谐,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在形式上是一首赋体叙事诗,但也兼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歌通过女主人公自述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及被遗弃的过程,反映了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上的悲惨遭遇,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 二、课文分析 诗歌共六章: 第一章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 第二章写女主人公的思恋之情及结婚; 第三章总结婚姻爱情的教训; 第四章申辩自己无辜被遣; 第五章写自己辛勤操持家务,却遭到粗暴的对待; 第六章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三、艺术手法 (1)、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主,且比、兴手法运用得相当娴熟。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态的脉络。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则“其黄而陨”,暗喻自己婚前婚后容貌心理的变化。又以斑鸠贪食桑葚作比,恨自己一片痴情误入情网,十分符合女主人公的身份。 (2)、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诗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在叙事上采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既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娶的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回首的叹息。在抒情上运用了叙事言情、议论抒情及直抒胸臆的手法,情节的变换与情感的变化紧密交织在一起。 小雅·采薇 一、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 》。这是一首反映征戍生活的诗。诗歌以远征归来的战士的口吻回顾了对玁狁的战争,远征战士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既抒发了对战争的哀怨,又抒发了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是《诗经》中表现战争题材的优秀作品。在题材上开后代边塞诗之先河。 二、课文分析 本诗共六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章。回忆征战玁狁的劳苦与忧愁; 第二部分为四、五章。回忆对敌作战的情景; 第三部分为六章。由回忆写到归途中的情景,抒写了抚今追昔的哀伤心情。 三、艺术手法 (1)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本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但重在抒情。诗歌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前三章的起兴暗寓着征战时间的长久与征战的劳苦,与哀怨的情感相生相映。尤其是诗的第六章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诗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并都以“采薇”兴起,但在“作”“柔”“刚”等描摹薇菜的词中显示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和士卒心绪的变化。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中,充分流露了士卒思乡思归的深切心情。 末章“昔我往矣”四句,是《诗经》中最为人喜爱的段落,采用了“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个诗歌意象,语言朴实,意境深幽,显示出《诗经》在诗歌意象捕捉上的高度审美水平,对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2)、迭字和迭词的运用。 迭字和迭词的运用,是这首诗的又一个特点,这些迭字和迭词,或抒情,或状物,或写景,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增加了音节上的节奏感。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一、 解题析文 本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简称《国策》。其初又有《国事》、《短长》、《事书》等多种名称。西汉时,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的次序编订为33篇,记事上接《春秋》,下至楚汉之际,大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