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借物抒情”作文课教学设计 梁结萍.doc

“借物抒情”作文课教学设计 梁结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事一物总关情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广东省阳江市实验学校 梁结萍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回顾,理解借物抒情写作手法的概念。 2.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3.通过讨论交流及图片展示,培养想象能力及运用借物抒情手法写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恰当地把借物抒情的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交流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思、探索:什么叫借物抒情? 1.写文章时表达人物感情除写事或写人,还可以写什么呢? 2.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喜欢吟咏哪些“物”?请列举相关的诗句或作品。 例子:请给以下学过的文章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温故知新:(1)《海燕》主要描绘_______ (性格)的_____(物),把“海燕”象征成_____,鞭挞了_________(物)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__________(物)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达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感情。 (2)《陋室铭》:一间____,一架____, 几抹_____,遍地____,与高朋谈笑风生,伴青灯共读金经。这描绘了______,(物)抒发了刘禹锡_______的情怀。 3提问:什么叫借物抒情? 4.小结:(明确概念) 二.探索、互动:怎样进行借物抒情?(请完成以下的题目) 1.讨论交流: 请根据你的理解,给以下内容连线,并列举相关的文章或诗句。 (1)月亮 繁华富贵 (作品或诗句: ) (2)杨柳 高洁 (作品或诗句: ) (3)牡丹 思念 (作品或诗句: ) (4)梅花 依依不舍 (作品或诗句: ) (5)菊花 纯洁 (作品或诗句: ) (6)莲花 坚贞不屈 (作品或诗句: ) 提问:为什么表达坚贞不屈的这种情感寄托在“梅”这种物上,而不是其他物?明确:因为它比较寒冷的时候开放,不畏风雪,就像人在遇到挫折时要有坚强不屈的精神一样。 指点迷津: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选取的“物”和抒发的“情”之间有某种__相契点____,二者能够借助人的__联想或想象 建立联系,从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思想和志趣。 引导:找准了物与情的相契点,即确定了想表达的感情,也就是确定了文章的中心,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2.合作探究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的技巧: (1)以下片段在运用借物抒情手法时存在什么问题? 片段赏析一 它不像别的花一样常年开放,总在某一瞬间表现出自己美的姿态,并且跟随自己的同伴,共同绽放,共同凋落。 就像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失落,会难过。但是,梅花即使如此,表面上始终保持着一副不起眼的样子,实际上在不断地奋发向上。 指点迷津:缺乏具体的描写,很难突出“物”与“情”的契合点,感情的表达也过于牵强。 (2)思考:以下文段与文段一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抒情方式好不好?为什么? 片段赏析二 偶尔回头,我发现身后的一大片花全绽放了。 它们有的在微风中灿然开放,粉红的、洁白的、浅黄的……五彩斑斓,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有的半开半合,“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含苞待放,鼓鼓的花骨朵裂出了一丝裂缝。粉红的、洁白的……这一切,无不赏心悦目,使人流连忘返。我也笑了,扔掉了学习上的紧张,扔掉了生活中的烦恼,毫无顾忌地大笑。 指点迷津:把感情游离于物上,“物”与“情”难以相融。 (3)思考:以下修改后的片段又有什么区别?体现在哪里? 片段二修改: 我一回头,身后万物都在沉睡着,只有那一大片花儿全绽放了。不知谁讲了一个笑话,把花儿惹笑了。 我疯狂地拥抱它们,拥抱大自然的一切。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花儿似乎被我挠得浑身痒痒的。我仿佛看到,它们有的在微笑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还有的大概是害羞了,脸上微微露出一点儿粉色。一朵花儿靠近我耳边,张开薄薄的花瓣,与我絮絮低语;还有一朵扭头掩面,扭捏极了,却遮不住笑颜。我也笑了,扔掉了学习上的紧张,扔掉了生活中的烦恼,毫无顾忌地大笑。 指点迷津:融情于物(有“我”、有物、有感情),是否这样的写法已经是很高明呢? (4) 思考:以下文段在写物时有体现人物感情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