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工程材料2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一、常用的热处理分类:;二、钢在加热时的变化;⑵、影响奥氏体化的因素:;2、奥氏体的晶粒长大;⑵、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 钢的冷却是热处理工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钢的性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冷却又有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等温冷却的等温温度不同,所得组织不同,因而性能有很大的差异,连续冷却的冷却速度不同,所得组织不同,所以性能也不同。等温冷却时的转变过程,转变不随温度而变故以下先讨论共析钢的等温转变过程。 ;1、共析钢的等温转变;过冷奥氏体—在Ar1温度以下存在的不稳定奥氏体。 ;⑵、共析钢的等温转变的组织和性能:;②、贝氏体型转变:属于半扩散型转变组织;③、马氏体型转变:属于非扩散型转变组织;C、马氏体的晶格为体心正方,a≠c,c>a,c/a为马氏体的正方度,正方度随马氏体的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马氏体的比容也增加,体积会增加。是造成钢淬火变形和开裂的主要原因。;④、各种冷却条件下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见图。;⑷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⑵、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钢件在淬火时产生变形和开裂。
⑶、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上的准备。
⑷、正火还可以,消除网状的二次渗碳体,故常用在球化退火前。
⑸、可作为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即:代调质。;碳钢退火的要求的冷却速度:100~200℃/h
普通合金钢:50~100℃/h
高合金钢:10~50℃/h。;⑶、去应力退火:铸件、锻件、焊件等
温度:500~650℃;加热速度:100~150℃/h;
冷却速度:50~100℃/h。
冷到300~200℃出炉空冷。;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亚共析钢:Ac3以上,过共析钢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油(机油或专用淬火油):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是使用最广泛的冷却介质之一。优点:变形小,不易开裂。缺点:价格贵、易燃不安全、有油污。但合金钢用油淬火变形小,产品合格率高。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冷却介质之一。
盐水或碱水(5~15%):适用碳素钢。优点:价廉、安全、冷却能力和均匀性优于水。缺点:淬火易变形、开裂,但比水要小,工件易腐蚀,淬火产生水气损害健康。但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冷却介质之一。;⑶、双液淬火:在二种淬火介质中分段连续冷却
到室温。
⑷、分级淬火:将钢件在盐浴(Ms温度附近)中
停留2~5分钟(减小钢件内外温差),然后空冷。
⑸、等温淬火:将钢件在盐浴(稍高于Ms温度)
中停留较长,完成下贝氏体转变后,再空冷。;六、钢的淬透性
1、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
一般规定从表面到半马氏体组织区为“淬硬层”深度。淬硬层深的,淬透性好。
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所能达到最大硬度。;2、淬透性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⑴、淬透性好,机械性能均匀。
⑵、淬透性好,材料的屈强比高(σs/σb),材料的利用率高。
⑶、淬透性好,材料的疲劳极限(σ-1)高。
⑷、淬透性好,材料的冲击韧性高。;5、淬透性的测定及其表示方法:;钢的淬透性值的表示按GB225-88《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可用“淬透性指数”J××-d表示。其中J是国际标准ISO642-1979Jominy试验法的大写字头,××表示洛氏硬度值(HRC值),d表示距淬火端的距离。例如,J35-15即表示距淬火端面15mm处的硬度值为HRC35。用维氏硬度表示“淬透性指数”时,应把HV符号写明,如:JHV340-15表示距淬火端15mm处的维氏硬度值为340。;4)承受强力冲击和复杂应力,且工作部分常因淬硬而脆断的零件不
可选用淬透性高的钢。
5)在设计中不可根据从手册里查到的小尺寸试样性能数据用于大尺
寸工件的强度计算。
6)淬透性低的大尺寸工件,淬硬层很浅,应考虑在淬火之前进行切
削加工。
7)用碳钢设计大尺寸工件时,调质处理不如正火更经济。如:设计
尺寸为φ100mm时,用45钢调质σb=610MPa,而正火σb=600MPa。;然后根据已知的40MnB钢淬透性曲线,求得各端淬距离所对应的硬度(HRC),分别为48~53、45~52.5、43~51.5、37~49;最后可绘出沿截面硬度分布曲线如图所示。;(二)合理选用钢材 ;七、钢的回火;1、回火的目的;⑵、回火的第二阶段:200~300℃,残余奥氏体转变“下贝氏体”。
在马氏体进一步分解,硬度下降的同时残余奥氏体200℃开始分解并转变为下贝氏体,一直到300℃转变结束使硬度上升。
内应力进一步减小,硬度不变或稍微升高,脆性进一步降低。;回火500~650℃时,渗碳体不断长大,片状铁素体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粒。形成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为“回火索氏体”。
内应力消除,硬度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