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板厚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353m3,混凝土强度等级C35.S6。地下室外挡土墙为C40.S6,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一、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温凝土级配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①选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安丘过筛河砂,昌乐石子。 ②外加剂建设单位指定品种品牌,该外加剂对砼具有减水、塑化、缓凝、增强等功能。在混凝土中掺入量通过较高相应资质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试验确定配合比。。 ③掺入矿物超细分,以替代部分水泥用量,推迟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从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不利影响。掺量通过较高相应资质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试验确定配合比。 ④施工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砼水灰比,控制好砼的坍落度,并且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⑤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保证骨料级配良好。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和2%,且不得含有其他杂质。 二、温度控制 为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2-25℃,施工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减小水灰比,在规范允许之内,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必要时用湿润草帘盖泵管,石子撒水降温。 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避免内、外温差大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时间根据测温控制,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约4~5d),撤掉保温养护,改为浇水养护。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保温养护措施:先铺一层塑料布,上面铺二层草帘子,根据温差来决定帘子的增加量,草帘子上部再增加一层塑料布 3. 按基础水平投影每间隔1米,在筏板中间部位设双层Φ50的水平镀锌钢管(具体布置见附图),形成闭合的冷却水循环网络,在砼浇筑完毕18天内通以循环冷水,用以降温。。 4.混凝土热工计算: 筏板混凝土施工在七月份,当时大气平均气温(T0)取27℃。入模温度(Tq)30℃,下列式中t为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按经验计算: Tmax=Wc/10+Tq+F/50=400/10+30+65/50=71.3℃ 混凝土表面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外界气温、养护方法、结构厚度等的影响: (1)混凝土的虚厚度: h’=K.λ/β=0.666×2.33/3.5=0.44 本工程混凝土保温方法为铺二层草帘,以其导热系数λ取0.14;内铺外盖塑料薄膜,其导热系数λ取0.09,代入得β=3.5 (2)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H=h+2h’=1.5+2×0.44=2.38m (3)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T1=TMAX-T0=71.3-25=43.3℃ T1—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T= T0+4×h’×(H- h’)×T1/H2=28+4×0.44×(2.38-0.44) ×43.3/2.38 =54.1℃ 结论: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TMAX-T=71.3-54.1=17.2<25℃ 故满足要求,可以保证质量。 三、浇筑方案 本工程主楼筏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我们采用两台JS500微控强制式砼搅拌机搅拌,一台HBT60砼输送泵输送混凝土,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大于8h,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过程中,不的因人员、机械等原因停止施工或在砼终凝前再次留施工缝。要求施工班组准备两组人员,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调动,要求一定确保下料口混凝土能很好地覆盖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 (一)混凝土的振捣 在下料口,三个振捣手均匀分布在整个斜面,沿图示中小箭头方向推进,确保不漏振,使新泵出的混凝土与上一斜面混凝土充分密实地结合。振捣应及时、到位,避免混凝土中石子流入坡底,发生离析现象。详见下图。 注坡度:1:7~1:6但不陡于1:3.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每台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棒(3台工作,1台备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