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知识培训-预备知识资料文档.pptVIP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预备知识资料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预备知识资料文档

军纪执事 缆通天下 广州军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 (预备知识部分) 主讲:唐勇 军纪执事 缆通天下 各位同事:你们好! 首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通信的定义: 通过某种介质,将信息(信号)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过程. 最早的通信是…… 世界通信发展简史 1844年,Morse在美国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建造的电报线路,发送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1864年,Maxwell提出了电磁辐射方程,奠定了无线通信的基础; 1876年,Bell发明有线电话并取得专利; 1896年, Marconi发明了无线电报; 1918年, 开始调幅(Am)广播和超外差接收机问世; 1936年, BBC开始电视广播 1941年,美国建成了第一条同轴电缆线路; 1970年,用于通信的激光器和光纤研制成功; 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用含有144根光纤的光缆建成了 第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系统; 198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通信光缆敷设成功。 成为欧美两大洲之间的骨干通信线路; 1962年, 发射成功第一颗通讯卫星, 脉冲调码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1960-1970, 彩色电视及电子计算机问世; 1970-1980, 集成芯片(VLSI) 光纤通讯系统 程控数字交换机 微处理系统迅速发展; 1989年, 宽带数据网 数字移动通信网 公用数据网飞速发展; 充分体现了通信”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自动化”的特点. 1871年,英国、俄罗斯、丹麦敷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于1871年4月,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于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873年,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S·A·Viguer)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 中国人最早研制的电报机 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政府自办电报。清政府拒不采纳。 我国通信发展简史 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1875年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并派电报学堂学生苏汝灼、陈平国等专司其事。先由旗后(即今高雄)造至府城(即今台南)。负责工程的是武官沈国光。于1877年8月开工,同年10月11日完工,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 1879年,李鸿章在其所辖范围内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为教师,委托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作准备。 1881年,从上海、天津两端同时开工,至12月24日,全长3075华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1881年12月28日正式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全线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 1882年,1882年2月21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当时有用户二十多家,每个话机年租金为银元150元。 1887年,在当时的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主持下,花费重金敷设了长达433里的福州至台湾的电报水线--闽台海缆,于1887年竣工。它使台湾与大陆联通一气,对台湾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 1889年,当时在安徽主管安庆电报业务的彭名保设计制造成我国第一部电话机,取名为传声器,通话距离最远可达300华里。 1899年,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是广州。早在1899年,就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以后苏州、武汉、广州、北京、天津、上海、太原、沈阳等城市,在1900年到1906年之间也先后自行开办了市内电话局。使用的都是磁石式电话交换机。 1901年,丹麦人濮尔生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在天津私设电话所,称为电铃公司。1901年,该公司将电话线从天津伸展到北京,在北京城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