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识别下切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PDF

应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识别下切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 月 第 卷 增刊 2010 11 45 1       ·综合研究 · 应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识别下切谷 ———松辽盆地杏树岗泉头组解释实例  郭学斌 李子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郭学斌,李子顺 应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识别下切谷———松辽盆地杏树岗泉头组解释实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 (增刊 ): 201045 1 154 157 ~ 摘要 下切谷的下切与沉积作用通常造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且形成独特的几何外形和充填特征。   基于宽频带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本文在松辽盆地北部杏树岗地区泉头组地层中识别出下切谷,在探讨典型 下切谷地震反射的几何结构特征和频率振幅特征基础上,通过井震对比、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三维可视化分 析,预测了泉头组下切谷发育带,为该区确定层序界面及其性质提供了依据。该区下切谷沉积层为低位域晚期 碎屑沉积物,其内部河道砂储层较发育;下切谷不整合面是油气横向运移的有利通道,其中河道砂是油气运移 和聚集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下切谷 高分辨率地震 储层精细解释 三维地震 不整合面 剖面反射特征             及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1 引言   2 下切谷的地震特征与分布   下切谷是指对应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河流体系向 [] 1 盆地方向延伸所形成的深切水道 。这些深切水道 杏树岗地区位于大庆长垣中部,西邻齐家—古 切入上一旋回的高位域,故深切水道沉积与下伏地层 龙凹陷,东为三肇凹陷。背斜轴部构造比较平坦,东 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下切谷具有独特的下切作用,使 翼构造比较缓,西翼较陡。根据这一特征将该区划 其表现出独特的几何外形和充填特征。通常下切谷 分为东部缓坡带、中央背斜带和西部陡坡带三个构 的宽度可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深度范围是十几米到 造区带。该区有四套优质储层,其中的萨尔图、葡萄 上百米,代表一种侵蚀地貌,并对应一个层序边界;此 花和高台子油层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主体,而其下部 层序边界之上显示湖侵体系域的超覆现象,边界之下 的扶余油层(泉头组)是该区的重点勘探目标。扶余 [] 2 呈现高位域的削蚀现象 。因此,可根据下切谷的存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