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时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学考报告】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b
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规模
b
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d
考点一 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
1.秦朝长城
(1)背景eq \b\lc\{(\a\vs4\al\co1(\a\vs4\al(①战国末年,北方匈奴崛起,进入河套地区。,②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夺河套。)))
(2)功能:为防止匈奴再度南下。
(3)概况:公元前214年把秦、赵、燕的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两侧延伸,西到临洮,东至辽东郡,全长5 000多公里。
(4)作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扰,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2.汉代长城
(1)背景eq \b\lc\{(\a\vs4\al\co1(①秦汉之际,匈奴强大,重新占领河套。,②汉初和亲仍不能阻止匈奴南下。,③经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空前强盛。))
(2)概况:汉武帝攻打匈奴的同时多次大修长城,西至盐泽,超过一万公里。
(3)地位:新修的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3.明代长城
(1)位置: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公里。
(2)特点:除河西一段为新筑外,大部分在原长城基础上修缮、改扩建而成。
要点 长城的修建
史料
图一
图二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一时期的长城?
提示 图一:秦朝 图二:明朝
1.(2017·浙江温州模拟)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人在北方修筑长城,同时把统一前各国修建的各段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秦长城,这些连接的各国长城包括( )
①燕长城 ②赵长城 ③楚长城 ④秦长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秦统一后的长城是防止匈奴人进攻的,而楚国在南方,它的长城是防御中原其它诸侯国的,所以秦朝不可能把它也连接在长城之内。故选C。
答案 C
2.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出现在( )
A.秦朝 B.秦国
C.汉 D.明
答案 C
考点二 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规模(b)
1.独特的建筑风格
(1)取材风格
①战国时期:秦、赵、燕的北部长城有土筑、石砌、土石兼用。
②秦朝:东段山岭上利用天然石块、河谷地段挖掘沟堑;中段以石块垒砌为主;西段凭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
③西汉:河西地方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
④明朝:取材风格遵循前代,另外墙体高度视地势地形而定。
(2)建筑风格:因各地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而不同,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2.结构
(1)城墙: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顶部内侧有女墙,外侧有垛口墙,每隔数百米便有一座敌台,敌台上层可以守卫射击,下层可以居住士兵和储存粮械。
(2)关城
①位置:大多设在长城的重要关口,建在山河海之间的险要之处。
②特点:坚固,易守难攻,是长城防守的重点。
③著名关城: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
(3)烽火台
①功能:一种报警设施。
②位置:一般建于长城沿线的山峰、高岗或易于瞭望之处。
(4)城障:在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设有许多小城堡,供官兵驻守戍边。
3.规模
(1)以烽燧为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并以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通,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2)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要点 长城的建筑风格
史料一
史料二 《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
思考
图文史料体现了长城怎样的建筑智慧?
提示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智慧。
1.既是长城上有名的险关要隘,又是长城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的是( )
①山海关 ②娘子关 ③雁门关 ④居庸关 ⑤平型关⑥嘉峪关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 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交界的石太路上;平型关在山西中部,长城在河北、山西北部经过,此两关都位于长城以南的地方,因此应排除②⑤。故选D。
答案 D
2.读图,回答问题。
长城防御体系示意图
据图分析秦朝防御作战体系的特点。
答案 点线衔接,整体关联,纵深防御。
考点三 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d)
1.丰富的文化内涵
(1)防御性军事工程。
(2)伟大的艺术宝库
①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
②装饰艺术:雕饰精美、精雕细刻、雕梁画栋,甚是美观。
③文学艺术:产生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2.巍峨的历史丰碑
(1)防御作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袭,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部分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部分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部分第2单元第5讲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3部分第7单元第21讲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4部分第9单元第28讲“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1章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1章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2章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单元检测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2章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单元整合(二)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3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4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5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6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六)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整合(六)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 2019版历史学案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7章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整合(七)Word版含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