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学位论文
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的自然保护区途径
彭 羽
指 导 教 师:蒋高明研究员
申请学位类别:博 士 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
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5年5月
培 养 单 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5年5月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学位论文
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
自然保护区途径
彭 羽
指导教师:蒋高明研究员
申请学位:博 士
学科专业:生态学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5年5月 北京
Restoring degraded ecosystem in Hunshandak Sandland through nature reserve
Submitted to Graduate School,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A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By
Peng Yu
Directed by
Prof. Dr. Jiang Gaoming
Key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of Academy
May 2005 Beijing
本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农牧交错区及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示范研究”(No. KSCX1-08-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海岸带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内蒙古正蓝旗人民政府“浑善达克自然保护区规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原创性和著作权益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提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自然保护区途径是本人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蒋高明研究员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研究提供过帮助的其他个人和集体以及对前人已发表的相关研究结果的引用,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在未经本人和导师授权的情况下,他人或单位不得引用本论文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数据或观点。未经导师同意研究生本人不得在任何刊物上发表与本论文有关的学术文章,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中的所有数据或观点的知识产权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有。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彭 羽 2005年5月20日
导 师 签 字: 蒋高明 2005年5月20日
PAGE 6
关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
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我院和我所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的权利,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我院和我所采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字: 彭 羽 2005年5月20日
导师签字: 蒋高明 2005年5月20
春天,温暖的阳光下洼地上,? 漫步着拾粪的姑娘。? 秋天,皎洁的银月下,? 大路上蠕动着运草的车辆。
严冬,暴风猖獗的时候,? 大戈壁便成为遮寒的屏障。? 酷夏,烈日燃烧大地的时候, ? 人们在浓密的树荫下乘凉,歌唱
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诗歌《沙原——我的家乡》(1947)
??????????????????????????
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内蒙古正蓝旗人,蒙古族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蒙古族的鲁迅”。诗中描绘了上个世纪的浑善达克沙地。
PAGE i
摘 要
本文从种群、群落、景观等水平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状况,发现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运用“以地养地”模式,建立自然保护地,能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同时能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恢复潜力和可行性的分析,发现将“以地养地”模式推广到全旗,可实现全旗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