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李 商 隐 抒写人生感慨,是李商隐诗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既纵贯诗人的整个创作历程,又弥漫渗透在各种题材、体裁的诗作中。 吴乔《西昆发微序》:“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诗外有诗,寓意深远而托兴远。其隐奥幽艳,于诗家别开一洞天。” 施补华《岘佣说诗》称李商隐诗“秾丽之中,时带沉郁”、“意多沉至,语不纤佻”。 所谓人生感慨,通常是指对人生的诸方面(如生死寿夭的人生历程、穷通得失的人生际遇、离合盛衰的人事变化乃至形形色色的人性世态等)带有总体性的感受和认识。 由于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生感慨因而往往与社会相连,甚至在人生感慨中就寓含对社会的感慨。同时它虽基于诗人的自我体验,但又往往熔铸或反映了更广泛人群的普遍体验。人生感慨的社会性与普遍性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特征。 诗歌中抒写人生感慨,源远流长: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对人生美好价值的无限珍惜,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无限追寻,以至此一追寻过程中一种极可贵的执着与顽强。 《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建安诗人普遍具有强烈的事功追求,人生苦短的悲慨在他们的诗中往往转化为慷慨激壮之音。以阮籍《咏怀》为代表的正始之音,每多忧生之嗟。政局的纷乱更迭和士人处境的艰危,使得人生无常的感慨、朝不保夕的忧惧成为这组诗最突出的音调。整个魏晋时期,时局与士人心态虽历经种种变化,但人生苦短的忧叹则随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而始终萦绕在他们心头,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基本主题之一。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唐代时期,诗歌中对人生感慨的抒写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趋向:一种与诗人自身遭际结合,往往在抒写人生感慨时挟带着对社会与世情的愤激不平。二是与登临怀古相结合。如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李白:“宫女如花满宫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第三种是比较单纯的人生感慨,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由于时代精神的影响,盛唐诗中的人生感慨,往往带有一种慷慨之气和明朗乐观的情调。而中唐之后,诗人心灵渐渐由外向转为内心。诗境越来越纤细。 李商隐的诗歌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人生感慨的抒写朝着更深细隐微的方向发展。 比如,聚散离合,本是人生常事,他自己也曾说“人生何处不离群”,但当他用特有的悲剧心态去感受时,却发出了“人世死前惟有别”、“远别长于死”这样深觉的悲慨。 对人世的许多事情,他往往透过一层,深刻体认到一般人不易感悟到的人生悲剧底蕴。比如,一般人总是希望月圆,因而在它初生或将每感惆怅,义山却透过一层,如《月》这首诗写道 :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前两句大意是:月光经过流水,穿过楼台,凡是她接触到的地方,都是一片明亮,远处的人和树都朦朦胧胧地隐藏在清白的月色中。诗句由近及远,写出了月光照映下的景物:近处的流水、楼台是明亮清晰的,远方的人和树虽然也被笼罩在清白的月色中,却是若隐若现、影影绰绰的。近处的明亮和远方的朦胧,共同构成了优美的夜色。“过”、“穿”、“藏”、“带”等动词的连用,使静态的月色具有了动的情致,特别是“藏”字写出了远方月色的朦胧美,极有韵味。 下两句意思是,人们看着不圆满的初月的十五后欲缺的残月,问题为月的残缺而惆怅。这种惆怅是空自惆怅而已!因为月亮即使在最圆满的时候,也未必就对人有情啊! 通常人们是为月的亏缺恧,为月的盈圆而欢喜。以月的圆缺代表感情有无。李义山此诗却认为残缺空惆怅,盈圆也不值得欢喜。“未必圆时即有情”,暗寓人团圆相聚亦未必有情,是惆怅更深。 天之生才确实不同,其思想、感情、感觉之深浅、厚薄、利钝,真乃千差万别,不能强同。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之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即对彼此高远之理想境界常怀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此渴望与不得满足之心,更复不为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着一种极深的寂寞感。他的《嫦娥》一诗,就是将这种寂寞写得极真切、极深刻的一首好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抒写人生的感慨,是李商隐诗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既纵贯诗人的整个创作历程,又弥漫渗透在各种题材、体裁的诗作之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