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
一、项目名称
中国及邻区大陆板内火山作用
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自然资源部
提名意见:该项目以中国及邻区古元古代以来大陆板内构造—火山岩浆作用性质及演化历史为主线,重点聚焦大陆—超大陆构造与大规模火山作用关系、中亚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规模火山活动性质及与大陆形成—裂解的关系、鉴别“含矿”和“不含矿”大火成岩省的地球化学标志和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作用性质等国际地学前沿重大基础课题,展开长期、深入和系统研究,取得了多项具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如:⑴首次提出天山及相邻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同时代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和花岗岩共同构成“天山—塔里木(中亚)大火成岩省”;⑵首次建立有效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弧(岛弧+陆缘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和鉴别“含矿”和“不含矿”大火成省的地球化学标志;⑶提出华北克拉通上分布的古元古代晚期岩浆岩和中国若干古陆块上分布的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均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分别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有关;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性质的时空迁移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
该项目发表论文百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24篇。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521次,总他引812次;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单篇论文SCI他引147 次,总他引203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1991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以中国及邻区古元古代以来大陆板内构造—火山岩浆作用性质及演化历史为主线,重点聚焦大陆—超大陆构造与大规模火山作用关系、中亚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规模火山活动性质及与大陆形成–裂解的关系、鉴别“含矿”和“不含矿”大火成岩省的地球化学标志和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作用性质等国际地学前沿重大基础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1. 解决了2个国际重大基础地学问题: ⑴发现古元古代以来,中国及邻区不同时代的陆块和地块中,曾发生过7次大规模板内火山作用,详细构建了它们与全球大陆—超大陆构造演化的对应关系;⑵首次发现并提出中国西北部(及中亚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系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同时代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和花岗岩共同构成了“天山—塔里木(中亚)大火成岩省”,起源于地幔柱,可能是古特提斯拉伸裂解作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在中亚地区的地表响应。
2. 地球化学判别理论实现 2 项创新: ⑴首次建立了有效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弧(岛弧+陆缘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解决了国际大火成岩省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性地球化学问题;⑵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峨眉山、西伯利亚和德干等三个大火成岩省,提出鉴别“含矿”和“不含矿”大火成岩省的地球化学标志,对大火成岩省发育区的找矿战略规划和部署有重要指导作用。
3. 大陆板内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关系取得 3 项创新认识: ⑴发现华北克拉通上分布的古元古代晚期(1.84-1.62 Ga)岩浆岩(包括岩墙/岩床/侵入体和火山岩)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提出它们是与 Columbia 超大陆裂谷化作用相伴的全球性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⑵发现中国境内若干古陆块和微陆块上大面积分布的新元古代中-晚期(848-540 Ma)火山岩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提出它们是与 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和裂解作用相伴的全球性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⑶发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作用逐渐从钠质+钾质变为钾质-超钾质+埃达克质;同时,火山作用显示规律性时、空迁移。该项新发现对于认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执行以来,发表专著 6 部和论文 120 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 论文 24 篇。8 篇代表性论文 SCI 他引 521 次,总他引 812 次;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单篇论文 SCI 他引 147 次,总他引 203 次。上述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大陆板内火山岩研究的发展,受到国际大火成岩省委员会主席 Ernst 和 Pirajno、Bryan、Kr?ner、Santosh 等海外著名科学家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其韩、肖序常、李廷栋、任纪舜、金振民、莫宣学、侯增谦等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及(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江博明等的高度评价、赞赏、认同和引用。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2005 年)。1 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 人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四、客观评价
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附件3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急救护理措施.pptx
-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PPT.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推荐)..doc VIP
- 2025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第二批)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FAN-045 37#地块 电梯井施工操作架搭设 及安全防护方案 终.doc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GJ B-360B-2009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