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______,从越南传入的__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在江南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在______也得到较大推广。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2.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向北推进到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品有了很大的发展。______________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织业兴起,__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______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________、河南_______等地炼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_____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领先世界。北宋________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的海船规模_______,设计________,配备了________。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都市: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街市到处可以开设_______;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_和_______;乡镇的商业区称为_______。
2.海外贸易:______、______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_______、_______,远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
3.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__________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________。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归纳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订正后在书中标记)
2.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订正后在书中标记)
【达标检测】
(我达标我快乐)
一、 选择题
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 )
A. 日本 B. 越南
C. 朝鲜 D. 阿拉伯
2.宋朝设置的市舶司,其主要作用是( )
A.管理海外贸易
B.管理东京及临安的市场
C.宋朝民间自发的贸易机构
D.在中央设置的贸易管理机构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 开封 B. 广州
C. 临安 D. 泉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的( )
A. 中原地区 B. 浙江地区
C. 云贵地区 D. 四川地区
5.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
A. 杭州 B. 苏州
C. 景德镇 D. 明州
6.经济中心南移到何时最后完成( )
A. 唐朝中后期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二、材料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 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与何时?
(3) 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