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Land Reclamation Sciences
科技成果选编——种植业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编
佳木斯 2009
目 录
TOC \o 1-3 \h \u 1728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1
8715 三江平原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 2
16331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 3
12900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农艺技术 4
20287 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 4
21033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及钵育摆栽增产技术 5
22187 寒地水稻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5
5205 寒地直播玉米大面积机械化高产低含水率栽培技术研究 6
24823 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6
29856 油料作物(大豆)新良种及配套增产新技术 7
28068 大豆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7
17549 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 8
8230 黑龙江省可降解农膜应用技术研究 9
14799 寒地抗逆性草坪草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10
种植业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成果简介: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水稻“器官同伸理论”和“叶龄模式理论”与寒地稻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使传统的水稻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在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标准的指导下,发展成为集“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主要内容: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要素的阶段要有目的地实施调控,以利于塑造和保持抽穗至成熟期各项指标全面优化的高产、优质群体;技术思路:是根据叶片与其他各部器官的同伸、同步、异步和相关的原理,应用水稻主茎叶片与器官(根、茎、叶、蘖、穗等)的同伸规律,来诊断和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在技术上控制茎、叶的无效和低效生长,以利在适宜的叶面积的基础上,提控”措施。叶龄诊断的技术途径是“控叶扩库”高“库”强度和“源”强度。具体讲是在满足适宜穗数的目标下,通过提高茎蘖成穗率,主攻穗部质量来实现。这是一项利于全面提高光合质量最直接、易诊断掌握的综合性指标——这是因为,在达到适宜穗数的目标上,要提高成穗率,促进大穗,也就意味着在促进早发、完成穗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群体的最高茎蘖数,并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为后期的栽培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其基本内涵是:①以水稻主茎叶龄进程随时诊断水稻生育迟早;
②通过对水稻叶龄进程的管理保证安全抽穗期;
③农艺措施要以主茎叶龄及长势长相为指标实施。
获奖情况:2006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徐一戎等
三江平原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及主要内容:1、现代化农业模式:构建了以机械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产业化为龙头、以降耗增效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
2、节本增效技术:以区域优势作物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建立了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与调控栽培技术体系和大豆高油栽培技术体系。
3、农业机械化:完成了水稻、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机械选型配套与关键设备的研制,开发出四段式根茬心土混层犁、水稻快速插秧机、水稻旱育壮秧播种机械和大豆精量点播机械。
4、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完成了农场与分场的网络体系建设,开发出了水稻、大豆、奶牛管理专家系统及家庭农场管理信息系统等四个系统软件,形成了农场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5、奶牛繁育与饲养:引进了奶牛胚胎移植繁育高新技术,制定出“绿色奶牛标准化饲养规程”,形成了奶牛高效繁育与标准化饲养相配套的奶牛高效发展模式。
获奖情况:2007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马守义等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
成果简介: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产量,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主要内容:(1)还田量:黑龙江目前水稻生产水平,当季产出秸秆全部还田安全可行。还田量在500公斤/亩范围内,随秸秆量增加产量增加,超过该范围,增幅减少,土壤有机质随秸秆量增加而提高。
(2)施肥方法:水稻秸秆碳氮比高,还田后微生物除了将秸秆氮素吸收外,不足部分向土壤摄取。与常规田相比,还田的第1、2年度,氮肥总量要增加15%左右,还田年数增多,秸秆带入土壤中氮逐渐积累,第3年度,氮肥与常规量相同,第4、5年度氮肥减少10%-20%为宜。长期还田化学氮肥用量呈下降趋势。春季秸秆开始分解首先固定氮素,插秧后必须补氮。经6、7月高温秸秆分解释放出氮,后期应减施氮肥。将常规施氮比例基肥:蘖肥:穗肥5:3:2调整为5:4:1,即穗肥减少一半作为分蘖肥使用,可缓解前期秸秆与苗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docx VIP
-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5]20号.docx VIP
- 审计与内部控制英语词汇(372词).pdf VIP
- 汉语,拼音教学,目标,与策略.ppt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gf-2017-0201.doc VIP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六种标准word个人简历模板表格空白模板下载.docx VIP
- 2025年无人机技术突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解析.docx
- 化工北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 VIP
- 2025年贵州省单招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大全 .pdf VIP
- 跳绳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体育与健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