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报告
一、序言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和可操作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飞行,首次飞行留空时间仅持续12秒,飞行距离为36.6米,当天持续最久的一次飞行是由哥哥威尔伯·莱特驾驶的第四次飞行,持续时间59秒,飞行距离260米。这次飞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后来百年里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持续至不可知的未来。而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空器的发展水平。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这个时期内,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60余年的时间,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逐渐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如今,航空发动机的第一个百年已经远去,新的航空百年正在赶来,各种新概念、非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开始崭露头角,如脉冲爆震发动机、多核心机发动机、组合发动机、模拟昆虫扑翼飞行的电致伸肌动力发动机和利用螺旋桨推进的太阳能、燃料电池、微波电动发动机等。可以想象,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必定更加稳定与高效,航空发动机的种类也会得到极大的扩展与充实。
二、活塞式发动机
莱特兄弟首飞所驾驶的“飞行者”一号所用的发动机并非出自著名的企业或发明家,而是一位普通的修理技工查尔斯·泰勒之手。这是一台设有自动进气阀的液(水)冷、四缸、四冲程直排卧式活塞式汽油发动机(图1), 图1 “飞行者”一号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汽缸内径101.5毫米,冲程104.8毫米,排量3.398升,压缩比4.4,长期工作功率9千瓦(约12马力),短期可达12千瓦(16马力),净重量64千克(无燃料),工作重量81千克(带燃料、水和附件),功重比约为0.148~0.20马力/千克。这些指标不但令当时技术成熟的蒸汽机望尘莫及,在当时同类的活塞式发动机中也是佼佼者,完全可以满足飞行的要求。
活塞式发动机按汽缸头的冷却方式可分为液(水)冷式和气(空气)冷式,两种发动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但基本上是各有千秋,互有短长。
液冷式活塞发动机
早期飞机的飞行速度很低,多采用液冷式发动机。液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方法是在汽缸外壁面加水套,用外部循环水进行冷却。从1903年泰勒为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所制造的发动机开始,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采用液冷方式,直至今日,这种方式还普遍应用在汽车、轮船用活塞发动机上。液冷方式虽然简单有效,但必须设置一个循环冷却系统,除了水箱、水泵、空气散热器和相应的管路系统外,还必须带上一箱沉甸甸的“非饮用水”,复杂而笨重,对于每一克质量都要斤斤计较的飞机设计师而言,无疑是弃之而后快的。但液冷式发动机迎风面积小,空气阻力也小,对于追求速度的作战飞机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整流罩技术广泛应用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推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由于战争参与国主要处于欧洲所以美国虽然发明了动力飞机并且制造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但其航空工业并不先进,法国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在前线的美国航空中队的6287架飞机中有4791架时法国飞机,如装备伊斯潘诺-西扎V型液冷发动机的斯佩德战斗机。这种发动机的功率已达130~220kW, 功重比为0.7kW/daN左右。飞机速度超过200km/h,升限6650m。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活塞式发动机领域出现几项重要的发明,为大幅度提高发动机和飞机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1) 发动机整流罩既减小了飞机阻力,又解决了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甚至可以的设计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了条件;
(2) 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了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
(3) 变距螺旋桨可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4) 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解决了排气门的过热问题;
(5) 向汽缸内喷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时内增加功率三分之一:
(6) 高辛烷值燃料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内燃烧前压力由2~3逐步增加到5~6,甚至8~9,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由于技术的进步,气冷发动机变得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液冷发动机凭借着在空气阻力方面的优势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特别是是对高速战斗机来说,由于它的飞行高度高,受地面火力的威胁小,液冷发动机易损的弱点不突出。所以,它在许多战斗机上得到应用。
二战期间,同样由于战争的推动,活塞式发动机进入历史上的最高峰,同时也出现了最初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在此之间,液冷发动机也得到大规模应用,例如,美国在这次大战中生产量最大的5种战斗机中有4种采用液冷发动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罗罗公司的梅林发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