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Company and Slogan * 机械工,木匠,火车司机;科学家;画家、歌唱家,演员;医生护士,教师;企业家,政府官员;文秘,会计打字员等。 * * * 主 讲:李金荣 模块三 :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生涯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种有目的的、延续不断的生活模式。 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理想的实现过程。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并根据实施结果不断进行评估与修订的过程。 退 休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外职业生涯: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地点、单位、内容、职务职称、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内职业生涯: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在生涯发展进程中起主要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按照内涵关系 :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按照时间的长短 : 长期规划(5~1O年) 中期规划(2~5年) 短期规划(2年) 长远规划(人生规划,10年以上直至职业生涯结束)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按照规划的主体 : 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本课程主要探讨此问题。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是组织(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职业发展的规划,本质上是根据组织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现代管理工具。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有利于挖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2.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3.有利于实现顺利就业。 4.有利于实现“人职匹配”。 5.有利于降低离职率。 6.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 7.促进职业成功,实现完美人生。 1.着眼现实,切实可行。职业规划时首先需要服从现实的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 2.目标长远,清晰具体。目标长远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职业和职业规划,同时,职业规划要清晰具体,各阶段目标明确,具体可行,具有可执行性。 3.发挥优势,利益兼顾。不仅要满足个人需求,还要兼顾到社会和单位的利益,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职业生涯规划首次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是作为一种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教育信息的职业指导方式,其产生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换过程直接相关。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波士顿成立职业指导局,迈出了职业辅导活动系统化的第一步。帕森斯因此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 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理论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与彩虹图 格林豪斯职业生涯理论 职业决策模型理论 克朗伯兹的社会学系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1.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1909年,帕森斯在《选择一个职业》中提到:选择职业时,首先必须了解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局限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要求和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匹配作为职业选择的最终目标。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1.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根据上述观点,帕森斯建构出了职业辅导和生涯规划的三步模式:第一步是了解自我(知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价值观、资源、局限以及产生原因;第二步是了解职业(知彼)——了解职业要求、工作条件、成功的条件、优势劣势、回报、机遇、发展前景等;第三步是匹配(决策)——综合上述信息把自己放在最恰当位置上。这三个步骤包含了“知己、知彼与决策”的三重涵义,该理论成为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2.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生涯发展即自我实现的过程。1953年,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在金斯伯格等学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经过长期研究,提出 “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 2.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生涯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 五、职业生涯规
文档评论(0)